今年高考报志愿的消息特别劲爆。我表弟分数够上985却选了省属学校计算机,听说毕业能直接进大厂。身边好多家长从初中开始给孩子报竞赛班,面试行程排得比春运还满。这跟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北大护理系居然有人退学复读,清华录取分数线掉到二十年最低。现在报志愿都不看学校牌子了,全盯着就业率。上海海关学院分数快赶上985了,军警类带编制的专业要靠运气抽签。
家长们有个群名叫"保底计划",专门研究企业校招和保研规则。有人给孩子报了计算机加ACM竞赛,再学个行业资格证。以前觉得大学选专业是兴趣问题,结果现在变成风险投资。文科专业缩招厉害,理科热门专业挤破头。
有新闻说硬件工程硕士工资不如专科生,连区块链专业都被AI抢了饭碗。现在高校玩起组合套餐,像财大推出"经济+编程"学制,医学院直接跟医院签培养协议。连留学都分两派,去德国学技术的比去英美读研的还多。
职业规划师主要干啥?设计保底就业方案。成都中学职业体验中心新装了个机器,输入专业就能查被AI取代的概率。老教师说现在报志愿都是算计,不像他们当年觉得有文凭就能当老师。
高考改革文件是2021年的,可现在招工市场早变天了。学生都用"压力测试法"选专业,模拟经济好坏情况下的就业竞争力。连双大学籍这种操作都有人玩,也不知道靠谱不。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