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媒: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须一战,但美国已落入“中国陷阱”

糖果糖 · 3 天前
杰西卡·陈·韦斯是研究中美关系的一位学者,她发现美国对华的政策里,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总是先把对方想象成最坏的样子。
这种先把人往坏处想的思路,她认为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她曾在2021年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一年,近距离观察美国政府是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的。
在政府工作的经历让她看得很清楚:美国方面习惯于将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事情,都看作是一场“不是你赢就是我输”的争斗。
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许多政策的出台,比如从2018年开始的贸易争端。事实是,这不仅没有达到预想中那样压制中国的效果,反而实实在在增加了美国自己企业的成本。
1.jpeg

“美国在经济上限制中国的做法,很可能伤到自己。以芯片为例,美国芯片公司现在有四分之一的生意都依赖中国市场,如果真的完全切断联系,最先遭受巨大损失的,恰恰是美国自己的相关企业!”
学术交流方面也出现了障碍。美国开始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美国顶尖科学家和中国同行的正常交流变少了,这对于科学发展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有专门的报告指出,大概有43%的中国留学生,认为在美国的整体环境让他们感到不舒服。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大学的人才来源,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
军事上的对峙就更明显了。美国军舰频繁地在南海出现,中国的反应就是派出飞机进行监视。双方的军队离得越来越近,虽然没有真的打起来,但这种紧张局面让擦枪走火的风险大大增加。
2.jpeg

韦斯提到,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可以参考——2001年中美军机发生相撞事件,当时局势一度非常危险。但那次危机,最终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平化解的,而不是靠军事对抗升级来解决。她认为现在美国的做法太激进了。
她本人在研究中国问题上,有很深的积累。她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就在加州攻读博士学位,专门分析中国民众的情绪如何影响国家的外交决策。博士毕业后,她先是在耶鲁大学任教七年,后来又去了康奈尔大学。
她的一本著作,就详细说明了中国的民众情绪是如何在特定情况下,推动政府在对外事务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的。
3.jpeg

“一个国家如果把过多的精力都投入到和别国的对抗中,就很容易忽视自己内部的问题。比如美国国内民众普遍关心的看病贵、子女上学难等民生难题,都可能因为这种外部对抗而被放到次要位置。”
她公开批评过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一些看法,认为这些看法过于夸张和负面。比如在南海航行自由的问题上,美国的反应就显得有些过度,结果就是中国相应地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军事防御。
这种循环实际上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韦斯现在已经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了,她依然在持续关注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她注意到,尽管美国国内要求“对抗中国”的声音不小,尤其是在大选期间。
4.jpeg

但现实是,两国在经济上依然紧密相连。去年的贸易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想要彻底分开,对双方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糖果糖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