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第三轮谈判准备开始,美国抢先发布消息,特朗普不想再等下去

小千 · 昨天 01:55
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格局紧密交织的当下,中美关系始终是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日,一则消息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中美第三轮谈判准备开始,而美国方面抢先发布消息,透露出特朗普政府迫不及待的态度。
1.jpeg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正式官宣将于7月28日及29日与中方对等官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会面,双方或许会就延长8月12日到期的关税暂缓期展开探讨。这一消息的发布,距离谈判开启仅有短短几天,美方如此急切地公开谈判相关事宜,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的两轮谈判,同样也是美方率先官宣,其急切之心,不言而喻。
2.jpeg

此次谈判被安排在8月1日之前,背后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特朗普此前将关税暂缓期从7月9日延长到8月1日,并向数十个国家发信,要求在8月1日之前达成协议,否则将加征新税率关税。美方把中美谈判置于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之前,很可能是担心8月1日之前“能达成协议的好消息”稀缺,导致市场提前陷入恐慌。而中美谈判若能取得积极成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8月1日可能引发的市场震荡。
3.jpeg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还透露,此次中美新一轮谈判将突破贸易领域的局限,触及更广泛的课题。其中,中国购买受制裁的俄罗斯和伊朗石油问题成为焦点之一。贝森特重申特朗普上周发出的威胁:任何国家购买被制裁的俄罗斯石油,都将面临高达100%的二级关税,而中国作为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石油的最大买家,自然首当其冲。此外,贝森特还呼吁欧盟与美国一同行动,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
这不禁让人疑惑,中美贸易谈判,为何美国要提及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事情?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自5月12日日内瓦谈判和6月10日伦敦谈判以来,中美之间虽有一定成果,如双方互降115%关税,其中24%以暂缓90天的形式进行,但目前美国对中国仍有30%的关税,包括10%的“基准关税”以及20%的所谓“芬太尼关税”。这就引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24%的关税不可能无限期暂停,终需彻底取消;二是“芬太尼”关税何时能有实质性进展。
4.jpeg

特朗普政府预计会为降低或取消这些关税提出一系列条件,要求中国从美国购买大量商品以降低贸易逆差便是其中之一。在可选择的商品中,能源成为关键选项。早在2020年的中美贸易协定中,中方就承诺当年从美国增加进口不低于185亿美元的能源产品,2021年增加进口不低于339亿美元。即便5年过去,特朗普依旧对“中国购买美国能源”一事执念颇深。上个月24日,在伊朗和以色列停火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在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同时,也能大量从美国进口石油。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谈判桌上的底气更足,美国想要轻易施压已绝非易事。为了让中国购买美国能源,特朗普试图寻找更多筹码,此次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便是他准备的新筹码。北约秘书长吕特此前喊话中国、印度和巴西,要求这三个购买俄油的大户对俄施压,否则将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冲击”,这或许也是美国施压策略的一部分。
5.jpeg

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因外部压力而轻易改变自身立场。中国不会为了规避“二级关税”而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也不会向俄罗斯施压。如此一来,除非俄罗斯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否则美国可能会向中国加征“二级关税”,而中方届时必然会作出对等反制,这将重演4月份中美关税战螺旋升级的局面。但这显然并非特朗普政府期望的结果,中美互加关税、贸易战螺旋升级的苦果,他们早已尝过,若再次上演,美国市场恐将再次陷入“股债汇三杀”的恐慌之中。
相较之下,要求中国增加自美国进口能源的份额,同时减少自俄罗斯或伊朗的进口能源份额,成为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这既能对俄伊起到一定的施压作用,也有助于缩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中国从自身能源安全、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在能源进口问题上有着谨慎且全面的规划。在普京9月初访华结束之前,特朗普想要从中国这里拿到他所期望的完美结果,难度可想而知。
6.jpeg

此次中美第三轮谈判,不仅是贸易领域的博弈,更是国际政治、能源战略等多方面的交锋。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美双方能否通过谈判达成共识,不仅关乎两国经济利益,也将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期望双方能够以理性、务实的态度进行谈判,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注入积极动力。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小千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