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里,球在飞!
日本队的球员在跑动,我们的防守队员,站位有些乱。那个球传来传去,总能找到一个空着的地方,那个地方,刚好站着一个她们的人。然后,就是出手投篮。球进了!场边教练的喊声,队员们脸上的汗水,都混在一起。到底该去防谁?这个问题,好像一直没有答案……
比赛开始没多久,一个叫田中心的日本球员,就在外面投球。她拿到球,调整一下,就投了!进了。防守她的人,似乎迟了一步。然后,她又在另一个地方接到球,又是同样地出手,又进了!她一个人,在第一节就投进了五个三分球。 我们的防守在她面前,好像不存在。大家都在看,都在跑,可就是堵不住那个投篮点。那一节,我们好像都在追着她的影子跑,追不上。
那个分数,81比90。九分的差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就是这九分,拦住了去路。比赛结束的哨声,那么刺耳。日本队的球员跳起来庆祝,我们的队员,一个个低着头,往场下走。她们真的努力了,拼了,可是……结果就是结果。
韩旭和张子宇,那两个高个子,在篮下干着体力活。
她们两个,几乎撑起了我们的内线。篮板球,一个接着一个地抢下来。日本队投不进的球,只要掉下来,她们就会跳起来,把球抱在怀里。然后,马上找外面的队友,把球传出去。有时候,她们自己也强攻,在篮筐底下得分。你看她们的数据,篮板抢了多少,助攻送了多少,清清楚楚。 篮球,靠两个人是不行的。她们在里面拼命,可外面呢?
后来,我们派了杨舒予,专门去跟着田中心。
这个调整,起了一点作用。田中心的投篮,没那么顺了,她出手变得困难。可是,问题来了!日本队不是只有她一个人会投三分球。这个人被防住了,球传到了另一个人手里。那个人在外面,也是一样地投篮,球又进了!她们的队伍里,好像个个都练了这一手。整场比赛,她们投进的三分球,一个接一个。 我们也投,投出去的球,就是不进。
宫鲁鸣指导在场边,一直在喊。
赛前,他说希望日本队能打出她们的精神。结果,人家用一连串的三分球,回应了。第一节田中心那样投篮的时候,大家都在看,在想办法。后面的调整,是有了。可是,对方是全队都在投,这个怎么防?那个联防,人与人之间的补位,好像没沟通好。这里漏了一个人,那里又空了一个。教练在场边急,队员在场上乱。那个暂停,是不是该早点叫?换人的时机,是不是能再快一点?这些问题,在比赛结束后,不断地在脑子里打转。
张子宇,身高两米二六!
她往篮下一站,就是一道屏障。日本队的球员突到篮下,看到她举起手,也会犹豫。她的身高是优势,谁都知道。可是,身高也带来了移动的问题。她的脚步,不快。日本队看准了这一点。她们只要抢到球,马上就往前场冲,打快速反击。张子宇从前场跑回后场,她追不上那些小个子后卫。 人家几下就冲到我们篮下,轻松得分了。她那么高,有时候,却成了对方攻击的靶子。
我们的外线,手感冰凉。
进攻的时候,球一次次传到外线空位球员的手里。机会,出来了!可是,投出去的球,一声“哐”,砸在了篮筐上。好不容易从内线抢下的球权,就这么没了。一来一去,分差,就这么被拉开了。看着都着急,那个篮筐,对我们来说,好像盖上了一个盖子。
防守,到处是漏洞!
日本队的球员,年纪大的比如高田真希,跑得不算快。但她们会观察,会找空隙。她们的传球,总能穿过我们的防线。我们的队员,有时候会愣住,不知道自己该跟哪个人。一个人跑过去了,另一个人又从旁边冒出来。手忙脚乱之中,又是一个空位,人家又投了一个三分。
这支队伍,其实有她们自己的难处。
那两个姓李的核心球员,李月汝、李梦,这次都没来。队伍的实力,和之前不能比。队里的一些老队员,年纪上来了,体能、状态,都不在最好的时候。而年轻的队员,像张子宇,有身高,有天赋,但经验还太少,技术还需要时间去打磨。当她们碰到日本队这种,全队都拼命,投篮又很准的对手时,真的很难顶住。输球,似乎也不是那么意外。
比赛结束了。
比分就是那样,81比90。输了。卫冕,也成了空话。赛后,宫鲁鸣指导说,队员们尽力了。这句话,是实话。韩旭和张子宇在内线,浑身都是汗。外线的球员,也在不停地奔跑,防守。她们确实尽力了。比赛不是只看努力。
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决定了最后的走向。防守时的一个站位,进攻时的一次传球。这些小地方,做不好,就会变成大问题。日本队,就是抓住了我们这些小问题,然后把它们放大,变成了她们赢球的机会。这场球,就这么输了。篮球,要靠场上打出来,不是靠嘴上说出来。赛前的那些话,和赛后的这个结果,放在一起看,有点刺眼。那场球,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亚洲杯,也结束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