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真的是一地鸡毛!你可能没想到, 本该“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录取季,今年却上演了“名额大甩卖”的奇观 。本科高校、民办大学、甚至985名校都出现了大量剩余名额,家长和考生却集体“冷静观望”,场面相当魔幻。说到底,这里面的水,有多深,懂的都懂。
家长们,你是不是也在纠结:“本科线都过了,为什么不去读个本科?”但现实是, 今年有太多家长和孩子,明明分数够,却宁愿放弃本科,转头报考公办专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高昂的学费?就业前景堪忧?“本科文凭”真的就值那么多钱吗?
来,咱们一条一条扒一扒——
民办本科:高学费+低回报,家长直接算账
说句实话, 现在的家长已经不是十年前的“盲目崇拜本科”了 。你看广东,几千个民办本科名额空着没人要,西安有学校连一个本科生都没招满,湛江科技学院第二次征集志愿还剩3500个缺额。
关键是这些学校一年学费三四万,四年下来学费住宿费加生活费二十多万。家长不是傻子, 花二十万买个“本科”,毕业工资还没公务员实习生高,这投入产出怎么算都不划算 。
你家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学位吗?别说什么“有学历就有未来”, 就业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 。民办本科就业率普遍低下,助学贷款还不上,最后还不是家里人兜底?说白了,家长们早就开始精打细算了——“不如选个国企对口的专科,学费便宜,技术硬,毕业直接上岗。”
中外合作专业:名校招牌也不好使了
以前一提“中外合作”,家长眼睛都亮了,觉得是“镀金路线”,但今年连211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都遇冷。云南、广西、海南大学、辽宁大学的中外合作专业补录时一堆名额没人报。 学费一年六七万,四年二三十万,最后就业情况还不如本校普通专业 。你说,家长还能不冷静吗?这些项目就业率比普通专业还低,家长们哪还肯当“韭菜”?
普通公办大学:冷门专业“无人敢报”
家长们自己想想为什么,小语种、化学、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这些冷门专业,哪怕是985名校,专业不行,谁还会为了“985”去冒险?今年北大、浙大、吉林大学都出现了冷门专业征集志愿的现象。名校光环保不住“天坑专业”的就业冷板凳,500多分的学生捡漏进985冷门专业,毕业照样要担心失业,谁愿意赌明天?
就业才是硬道理,家长们突然清醒了
你看最近新闻,985毕业生送外卖的、找不到工作的事都不稀奇了。 专业选错了,学校再好也白搭 。985冷门专业的低分招录,其实真的只有家里有资源的学生敢报,大多数普通家庭还是认准就业和发展前景。毕竟就业市场早就变天了,企业要的是能力和专业对口,不是“985冷门”四个字。教育的最大规律就是:跟着社会需求走,别盲目追求文凭和名校光环
不要再被“本科一定比专科好”、“名校一定有出路”的神话骗了。 真正聪明的家长都在关注专业实用性和就业通道 。说到底, 教育投资不是烧钱买安心,而是为孩子买一条有希望的路 。
我的建议很简单:选专业大于选学校, 优先考虑就业前景和自己兴趣民办本科、冷门专业慎重再慎重, 不要为了“本科”而本科家庭经济压力大,不如选个公办专科, 掌握技能更实在不要盲目跟风“捡漏985”, 毕业找工作才是硬道理
多渠道了解学校真实就业情况,别被招生广告迷惑
家长们,别再被焦虑收割了!教育这件事最大规律就是 尊重孩子自身特点,脚踏实地,合理规划 。 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
祝每个孩子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路,别被名校光环和学历神话迷了眼,也别怕冷静思考后的选择—— 你家孩子的未来,不靠“跟风”,靠清醒和努力!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