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三条热搜直接炸锅。
李梦刚归队就被架在显微镜下观察,宫鲁鸣的战术争议被骂上热搜,张子宇的巨人症风险引发全网焦虑——这些才是球迷真正揪心的致命点。
国家队两年内连输关键战,背后暴露的不仅是技战术问题,更是人才断档和决策层摇摆的多重危机。
李梦的“全运练兵论”根本站不住脚。
数据不说谎:巴黎奥运周期她缺席的七场国际比赛,中国女篮三分命中率暴跌至31%,助攻失误比从1.8恶化到1.3。
所谓“3D转型”更像是舆论场的烟雾弹,对比WNBA同位置球员,李梦的防守移动速度比2019年下降了0.4秒,这个数字在遭遇日本队小快灵打法时会被无限放大。
篮协与其押宝老将回归,不如抓紧培养李双菲这种新生代锋线。
宫鲁鸣的帅位更像政治博弈产物。
双塔战术失败早有预警:2023年国际篮联技术报告就指出,全球女篮队伍的三分出手比例三年暴涨24%,这时候还迷信传统内线组合就是逆版本操作。
日本队的五外阵容其实学的是NBA勇士体系,用2米26的张子宇防三分线等于让姚明追库里。
更讽刺的是,当中国还在讨论双塔时,美国女篮已经把场均三分出手提升到28次。
张子宇的成长路径藏着致命雷区。
医学界早就警告过,身高超过2米20的女性运动员,骨关节损伤风险是常人的7倍。
参考男篮前辈穆铁柱41岁就因股骨头坏死退役,山东队让张子宇场均打20分钟无异于饮鸩止渴。
与其在WCBA硬扛外援,不如学当年培养姚明的策略:半年国内联赛保持状态,半年赴美接受运动科学特训。
中国女篮现在最缺的不是球星,而是懂得现代篮球规律的决策者。
宫鲁鸣要是真懂国际潮流,就该把张子宇改造成女版文班亚马——练出三分投射和策应能力,而不是当传统中锋用。
篮协与其病急乱投医搞什么欧洲顾问,不如给郑薇这种少壮派教练更多实权。
看看隔壁日本女篮怎么培养混血球员的,人家敢用00后主控河村勇辉打国际大赛,我们却还在指望三十多岁的老将救命。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