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高考录取释放残酷信号,4个就业难,3个铁饭碗失宠,2个避坑

十二人物谈 · 15 小时前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十二人物谈
编辑|十二人物谈
2025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已经落下帷幕,考生们怀揣着梦想步入大学校园。
1.jpeg

但在这看似充满希望的时刻,一个残酷的信号悄然释放——选专业,就是在选择未来的人生走向。
2.jpeg

这不再是简单的志愿填报,而是一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一步错,可能步步错。
3.jpeg

4个就业难专业,谨慎选择

小语种专业

曾经,小语种专业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4.jpeg

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领域的高端职业,不仅体面,且薪资丰厚,吸引了无数学生投身其中。
但今时不同往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小语种专业的就业前景蒙上了阴影。
5.jpeg

机器翻译越来越精准,成本也更低,这使得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被严重挤压。
在就业市场上,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两难选择。
6.jpeg

去小公司,对方往往无力承担高薪,给出的薪资待遇不尽人意;
而大公司,业务人员多具备外语能力,或依赖先进的翻译工具,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并不迫切。
网上有北外日语专业毕业生吐槽,毕业后进入中央台,却只能做些打杂工作,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
7.jpeg

考公难、竞争大,也成为小语种专业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所以,小语种如今更适合作为特长培养,而非主修专业。
8.jpeg

新闻传媒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如潮水般冲击着传统媒体。
电视台、报社等传统媒体的岗位不断缩减,新闻传媒类专业的毕业生想要进入这些单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9.jpeg

曾经令人向往的记者、编辑岗位,如今门槛越来越高,机会越来越少。
传媒类专业的另一个困境是专业壁垒低。
自媒体的兴起,让每个人都有了成为“媒体人”的可能。
10.jpeg

这导致相关岗位竞争异常激烈,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学生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在新闻写作、编辑等岗位上往往更具竞争力。
11.jpeg

如果对新闻传媒没有极高的兴趣和天赋,很可能在考研、就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法学

法学,一直被视为精英专业,承载着无数学生的梦想。
然而,当他们踏入就业市场,才发现现实是如此残酷。
12.jpeg

从法学毕业生到专业法律工作者,法律职业资格证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没有这个证,工作机会少,待遇也差。
13.jpeg

为了拿到律师执业资格证,毕业生需要在律所实习一年,拿着微薄的工资,承担繁重的工作。
实习结束后,还要通过律协严格的考核,才能正式成为律师。
14.jpeg

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即便成功拿到证书,面对每年庞大的法学毕业生群体,有限的岗位也让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2025年,法学专业毕业生预计达到40万,就业形势严峻可想而知。
15.jpeg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在过去几年被多所高校开设。
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逐渐凸显。
16.jpeg

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数量有限,每年招聘名额不多,且研发岗位稳定性高,人员流动小,导致就业机会稀缺。


17.jpeg

很多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转行的困境。如果想在本专业领域发展,读研读博几乎是必经之路。
18.jpeg

因为就业市场更需要高端人才,学历一般的毕业生往往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薪资待遇差的工作。
19.jpeg



3个失宠的“铁饭碗”专业

土木工程

2008年,中国基建迎来大爆发,土木工程专业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高校专业中的“香饽饽”。
那时的土木人才,是各大建筑企业争抢的对象,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20.jpeg

然而,时代的变化总是猝不及防。从2020年开始,房地产暴雷、基建项目停摆,土木工程专业迅速从云端跌入谷底。
就业市场的寒冬让土木专业的学生苦不堪言。
21.jpeg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分数线较十年前暴跌37分,某央企智能建造工程师岗位要求硕士学历,而传统施工员的简历常常石沉大海。
22.jpeg

曾经的“土木都是人上人”,如今变成了“一入土木深似海”。
23.jpeg

临床医学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老话说出了医学专业的艰辛。
曾经,医学凭借“越老越吃香”的特点,成为大众心中的首选专业之一。
24.jpeg

但如今,在“僧多粥少”的就业环境下,医学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规培生制度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需要先以住院医师身份在医院进行培训,合格后才能成为主治医师。
25.jpeg

规培生工作强度大、薪资待遇差,去年26岁规培女医生在医院卫生间自杀的新闻,让人们看到了规培生的艰难处境。
26.jpeg

即便熬过规培,就业时学历也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今年2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招聘护士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如此高的门槛,让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
27.jpeg

师范类

公务员和教师,一直是家长们眼中最“铁”的两个职业。
但如今,师范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
28.jpeg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科类培训机构大量裁员,这让很多师范毕业生失去了重要的就业渠道。
而对于想进入教师编制的毕业生来说,“教师逐渐退出编制”的消息无疑是一记惊雷。
2025年5月,湖北鄂州发布公告,锁死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
29.jpeg

天津西青区启用教师“考核制”,不合格者将被辞退;
30.jpeg

福建厦门部分地区甚至直接取消教师编制。
31.jpeg

有专家预测,十年后将会有数十万教师过剩。曾经的铁饭碗,未来可能不再稳固。
32.jpeg

2个避坑专业,慎重考虑

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很多人以为毕业后能轻松进入行业顶尖大厂。
但现实却很残酷,目前全国有超过200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3.jpeg

985、211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培养出的学生竞争力较强;
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则面临较大压力。
34.jpeg

新兴专业的发展需要时间,目前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企业数量有限,毕业生数量却不断增加,导致很多人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沦为“AI难民”。
35.jpeg

所以,选择人工智能专业,一定要考虑所在学校的实力,否则很可能面临就业困境。
36.jpe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曾经是众多家长和学子眼中的“香饽饽”,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对出口的需求大于进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受到影响。
37.jpeg

国贸专业课程设置较为“表面”,学生毕业后在求职时竞争力不足。
外贸企业更看重英语能力,若想在这个行业长久发展,“英语+小语种”的复合能力或许是破局之法。
38.jpeg

单纯学习国贸专业,未来大概率会转为销售岗位,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需要谨慎选择。
结语

在专业选择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冷门与热门。
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可以深耕“语言+行业”的复合能力,法学毕业生能在企业合规领域找到新蓝海,土木工程也在智能建造等领域迎来新机遇。
39.jpeg

选专业不是押赌注,而是播下一颗种子,重要的是有没有持续扎根生长的韧性。


40.jpeg

只要有目标、肯努力,再难的专业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毕竟,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己手中的本事 。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十二人物谈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