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强大压力下,印度直接拔掉了俄罗斯的“氧气管”,让普京政府面临双重危机。在此之际,中国直接给这位邻居,送上了两记关键“助攻”。
普京
近日,据外媒报道,印度的四大国营炼油公司,在过去一周时间内,已经全面停止从俄罗斯采购原油。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除了因为俄罗斯石油的折扣力度减小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与美国方面的强硬立场有关。
早在7月中旬,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表示,将对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高达100%的次级关税,甚至有美国官员提议,干脆提高至500%,以此切断俄罗斯的重要收入来源。
不久前,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25%的“对等关税”,还继续对俄印之间的能源及军事合作进行了批评,声称印方的购买行为,对俄罗斯提供了帮助,因此,必须被征收更多的“惩罚性费用”。
莫迪与普京
印度政府虽然表面上依然强调,要反对这种“单边制裁”,但印度的国营企业纷纷采取实际行动,转向其他石油供应来源,甚至计划从中东和西非等地采购现货油,来填补供应缺口。印企的这种行为等于对美国“下跪”,对俄方也将造成不小的打击。
据统计,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目前的石油进口中,约有35%来自俄罗斯,这对于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份重要的经济来源。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印度就每天进口约180万桶俄油,其中,由国营炼厂负责40%的进口,而信实工业等私营炼厂则占60%。
然而,除了国营公司对美“低头”外,印度最大的私企之一——信实工业,也提前3个月,从阿布扎比采购装船原油,这意味着,印企在重新审视他们对俄油的依赖程度。
莫迪
这说明,特朗普提出的次级制裁措施,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恐怕会进一步增长美方的野心,进一步扩大各种制裁与外交手段的运用。
除了来自印度的背刺之外,俄方还遭到了更大的威胁。特朗普声称,如果俄方不能在短期内与乌克兰达成协议,将不得不迎接美方的新制裁。也就是说,如今的普京政府,正面临着美国制造出的双重危机。
在此之际,身为俄罗斯关键伙伴的中国,直接给普京送来了两记“助攻”。在同样受到美方威胁后,中方的态度却与印度大不相同。
不久前,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国官员进行关税谈判时,曾当面威胁称,如果中国选择继续购买俄油,只会面临美国施加的更高关税。
对此,中国外交部直接表示,中国将在自身国家利益的框架下,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结合中俄之间的种种互动不难看出,与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显然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中俄外长会晤
在几个月前的慕尼黑会议上,王毅外长就明确表示,中俄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国家间交往,互利互惠且不针对第三国。如果不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中国难以找到其他,能够提供如此巨大能源供应的国家,这不仅在经济上不现实,也在战略上不可持续。
美方的种种威胁,完全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将其作为打压中国的工具,但想用这招来逼迫中国“低头”,显然是选错了对象。而中方的坚定态度,对俄罗斯的能源市场相当于一记“定心针”,让俄方更有底气面对特朗普的威胁。
与此同时,来自解放军东部和北部战区的一支重量级代表团,已经顺利抵达海参崴,准备与俄军舰队一起,开展新一轮的海上联合演习。为了迎接中方的到访,俄方还在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中俄联训
按照演习规划,除了常规的海上搜救、反潜任务等项目外,中俄军舰还将在日本海周边,开展规模盛大的联合火炮射击。联演结束后,解放军并不会立刻回国,而是会留下部分兵力,继续与俄方组织新一轮的联合巡航活动。
中俄两军展开密集互动,将给某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带去足够的震慑。在美方威胁不断,“好伙计”莫迪选择背刺之际,中方如今的一系列动作,对俄方算得上是“雪中送炭”,无论特朗普还有着什么阴险算盘,最终都只能无奈落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