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亚洲杯失利后阵容大换血,刘禹彤领衔四大新星强势上位,黄金一代落幕成导火索。
这次换血不是危机而是转机,新生代肉眼可见的天赋让人看到重返世界前四的希望。
亚洲杯关键战役里,王思雨突破效率跌至35%,杨力维场均失误暴增到3.8次,黄思静三分命中率仅有28%。
老将油箱见底的数据摆在那里,与其让她们硬扛,不如给年轻人腾位置。
24岁的中锋刘禹彤上赛季WCBA场均18.7分9.2篮板,对抗澳大利亚女篮内线时硬刚对方双塔拿下16+10,这种重型武器在亚洲赛场能横着走。
陈玉婕在亚洲青年锦标赛生死战单场扔进7个三分,关键时刻手不软的特质正是现在国家队欠缺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唐子婷对张茹的迭代可能。
1米88的前锋防守覆盖面积比前辈大30%,去年中日对抗赛单防渡嘉敷来梦5次成功4次,移动速度肉眼可见快半个身位。
田媛媛的组织能力在女篮后卫里算稀缺品,场均6.3助攻放在国际赛场就是顶级指挥官的数据。
这四个人的组合刚好覆盖内外线所有位置,教练组这次选人方向算是走对了。
听说篮协正在接触塞尔维亚体能团队给新人特训,这个操作很关键。
年轻球员的最大短板是国际比赛经验,但她们的体能储备和伤病风险都比老将可控。
东京奥运会周期那种七八人轮换的死操主力模式早该淘汰了,现在12人阵容深度搞起来才有资本跟美国澳大利亚拼全场。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郑薇指导敢不敢在巴黎奥运直接让新人挑大梁。
隔壁日本女篮就是靠00后球员完成更新换代,咱们这批95后其实已经算晚的了。
刘禹彤的背打配上唐子婷的空切,这套组合拳说不定真能打出新风格。
不过也别急着捧杀,当年李月汝刚出道时候吹得更凶,后来遇到欧美中锋照样吃瘪。
国际赛场见真章吧,至少现在这个换血方向是对的。
女篮这波换血比男篮果断多了,该退的就退,能上的就上。
看看陈玉婕的投篮手型和田媛媛的突破节奏,明显比老将们更符合现代篮球趋势。
说实在的,亚洲杯输给日本不是世界末日,把眼光放到两年后的世界杯才是正经事。
现在这批新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刘禹彤她们至少能打两个奥运周期,这盘棋下得够大。
就是不知道篮协能不能顶住成绩压力,给足年轻人试错空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