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白酒行业的巨无霸:贵州茅台是如何成为行业老大的?

阿海奇谈 · 前天 14:28
茅台酒厂发展初期:

在建国之前,茅台镇有三个较大的烧坊,分别是华家人创立的成义烧坊,又称为“华茅”;王家人创立的荣和烧坊,又称为“王茅”;以及赖家人经营的恒兴烧坊,又称为“赖茅”。1951年,当地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
1.jpeg

1951年至1974年,张兴忠担任茅台酒厂第一任厂长。他是茅台酒厂的创始人之一,负责将成义烧坊、荣和烧坊和恒兴烧坊国有化,成立了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奠定了现在茅台酒厂的基础。
1952年,国家举办第一届评酒会。虽然号称是全国评酒会,但只有19款白酒的样品被送到北京,在这19款白酒中评出了4款名酒,分别是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和山西西凤酒。1957年,注册“飞天牌”商标,主要运用于出口。
茅台的困难时刻:

1963年,国家参加第二届评酒会,这次参赛的白酒遍布全国,共计100多款样品。在第二届评酒会中,茅台虽然再次被评为金奖,但仅仅位列第五名,当时按照分数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五粮液、古井贡酒和泸州老窖。
2.jpeg

七十年代,因为国内粮食紧缺,茅台酒厂的产量只有几百吨,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1975年,为了扩大茅台酒厂的产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茅台酒厂在遵义北郊石子铺,建立了“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茅台易地试验厂在1986年脱离茅台酒厂独立,就是后来的贵州珍酒酒厂。
1977年,为了扭转茅台酒厂亏损的局面,时任仁怀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出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在此之前,茅台酒厂已经连续亏损了16年,并连续15年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
茅台扭亏为盈:

周高廉到任后,重启陷于停顿的三车间,在最短时间内让其实现了投产。1977年茅台酒产量达到了了763吨,并且完成了当年的生产计划,并且当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1978年,周高廉对茅台酒厂实行经济责任制,当年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结束了连续16年亏损,实现盈利6.5万元。1979年,茅台在第三届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级名酒。
八十年代的白酒行业,仍然还是产量为王的时代。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各大酒厂开始扩产,茅台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酱香酒酿造工艺和生产周期的原因,酱香酒较浓香和清香相比,产量方面还是要落后很多。
3.jpeg

1982年,茅台酒产量达1186吨,盈利228万元,彼时的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产能都在几千吨。1985年,邹开良接替周高廉担任茅台酒厂厂长。邹开良致力于茅台酒厂的销售体制改革,主张将茅台的产品自行销售。
他在沿海20多个大城市购买房子,建立销售公司,形成了现在茅台自营销售网络的雏形。八十年代末,国家放开了名酒的定价权,以“茅五剑”为首的名酒主张提价,占领高端市场。
1991年,季克良再次成为茅台酒厂厂长,他也是茅台酒厂第一位总工程师。不过季克良是一个纯理工男,不擅长行政工作和市场销售,主要是对茅台的工艺和质量进行把控。当时的总经理袁仁国却很擅长,在市场方面和部分行政工作,季克良主要放权给袁仁国进行处理。
4.jpeg

九十年代是浓香酒的天下,浓香酒当时真是史无前例的爆火。当时全国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名酒中,浓香酒经常占到八席左右,剩下两席基本就是山西汾酒和贵州茅台。1994年,五粮液成为行业老大,之后五粮液普五的零售价反超了飞天茅台,成为当时第一高端名酒。
茅台与五粮液的竞争:

茅台能成为行业老大,最大的功臣应当是袁仁国。九十年代,白酒行业风起云涌,尤其是当时鲁酒的崛起,让白酒行业看到了,光有品质和底蕴不行,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必须更加注重营销工作。
在季克良和袁仁国共治茅台的时期,袁仁国开拓和构建了茅台的销售网络,主张加强同和经销商的关系。另外,袁仁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就是打出了“国酒茅台”的概念,并且还在电视上打广告,让国人都误以为茅台是国酒。
1997年—1998年,广告酒事件、亚洲金融危机、特大假酒案接连冲击着白酒行业。1998年开始,整个白酒行业的销售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1998年,季克良与总经理袁仁国为完成2000吨销售任务,组建了一支18人的营销团团队奔赴销售一线(袁仁国在内)。
2000年12月,袁仁国担任茅台集团总经理,茅台股份公司董事长,地位仅次于季克良。2001年,茅台在A股上市;2002年,茅台的营收仅有18亿多,而五粮液的营收是茅台的三倍以上;2003年,茅台酒的产量破万吨。
5.jpeg

2003—2012年是白酒行业的黄金时间,也是茅台和五粮液博弈的十年。从2005年左右开始,五粮液的利润增长相对停滞,茅台的净利润首次(11.19亿元)超过了五粮液(7.91亿元)。
在五粮液和茅台的竞争中,五粮液大肆搞贴牌来促进低端酒的销售。茅台却主动砍掉贴牌和一些产值较低的产品,仅保留了54款核心的产品线,提升自身产品的品牌价值。
2006-2008年间,飞天茅台三次提价,在2008年出厂价超过五粮液普五,成为高端酒市场的价格标杆。2008年,贵州茅台以82.42亿的营收,反超了五粮液79.33亿的业绩成为行业第一。不过在此后的2009—2012年四年中,五粮液的业绩仍然反超了茅台。
2011年季克良卸任,袁仁国正式担任茅台集团的董事长。2013年,茅台的营收(309.22亿元)再次超越了五粮液(247.19亿元),此后一直保持行业老大的位置至今。
新时期茅台的危机:

2016年之后,飞天茅台涨势凶猛,加之经销商和黄牛的炒作,导致终端价格从1000多元涨到3000元左右。2018年之后,酱香酒行业已经开始热了起来,贵州茅台的市值一度逼近3万亿,成为A股市值第一。
不过自2022年秋季糖酒会之后,酱香酒逐渐降温,茅台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久前飞天茅台的价格呈现波动下滑,散飞茅台的价格一度由之前的3000多跌至不足1900元。
6.jpeg

2024年4月份,张德芹接替丁雄军成为茅台新董事长。为了维护茅台的品牌价值和产品稀缺性,茅台砍掉了前任董事长丁雄军的很多做法,比如茅台冰淇淋和酱香拿铁等跨界联动产品。
但最近一段时间,茅台的价格下跌成了茅台挥之不去的阴影。除了飞天茅台,茅台1935的价格下跌也十分严重,已经从1800的价格跌倒了如今的700元附近。
随着禁酒令的发布,以茅台为首的高端酒肯定会受一定影响,加之现在白酒行业的环境遇冷,茅台也面临着一些压力。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看似不可逾越的贵州茅台,谁知道他又能坐稳行业老大多少年呢?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阿海奇谈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