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围绕台湾问题,大家都觉得这事儿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美国三位专家曾联名发文,建议冻结台湾民进党的台独纲领,以免局势失控。大陆这边也没闲着,早早就放出话来,说如果有人越界,解放军绝对不会手软。转眼到2025年年中,台海这边还是风声鹤唳,美国民调显示不少人担心两国真要打起来。但话说回来,这事儿真就非打不可吗?
先说说背景。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痛点。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点从联合国决议到中美建交公报,都写得清清楚楚。美国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但实际动作不少,比如卖武器给台湾,提升官方往来。
2023年,美国里根基金会搞了个民调,51%的美国人把中国当成最大威胁,74%的人觉得五年内中美可能开战。这数据一出,舆论炸锅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在论坛上表态,说美军准备好了各种情况,但也尽量避免冲突。可见,美国人心里也发虚,不想真打,但又得摆出强硬姿态。
专家们看不下去了。2023年11月30日,邦妮·格莱泽、杰西卡·陈·韦斯和托马斯·克里斯坦森这三位中美问题专家,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了篇文章,叫《台湾与中国真正的威慑来源》。他们不是随便说说,这三人背景深厚:格莱泽是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项目主任,陈·韦斯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曾在国务院干过,克里斯坦森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也当过国务院官员。
他们分析说,美国对华政策太偏重军事威慑,比如卖武器、军演啥的,但忽略了给大陆吃定心丸。文章直指,如果赖清德当选台湾领导人,美国应该明确反对台独,让大陆相信和平统一还有戏。同时,他们呼吁冻结民进党党纲里的台独条款,这样“维持现状”的说法才靠谱点。他们的逻辑是,美国不能只威胁,得平衡威慑和保证,避免大陆觉得别无选择,只能动武。这篇文章一发,智库圈子热议,有人赞成,说这能降低风险;也有人批评,说这等于让步给大陆。
大陆的回应来得快。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记者会上直接撂话,说解放军反对的是台独势力,不是台湾老百姓。如果有人突破红线,解放军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2023年底,台湾选举在即,大陆加强了军演频率,军机军舰绕台巡航,显示决心。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还借机说,美国专家建议冻结台独纲领,说明美方对赖清德不放心。只有放弃台独,多对话,才能降温。2024年1月13日,赖清德胜出,得票率40%,民进党第三次连任。这下子,大陆更警惕了,因为赖清德过去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
赖清德上台后,2024年5月20日就职演讲中,重申两岸互不隶属,呼吁大陆停止军事威胁,还说深化与美国合作。这话一出,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启动“联合利剑-2024A”演习,涉及海空军多军种,舰艇巡航,战机模拟打击,覆盖台湾周边海域。这演习规模大,卫星数据显示有上百架飞机和几十艘舰艇参与,比之前更靠近台湾本岛。国防部表示,这是针对分裂势力,维护地区稳定。
没过几个月,赖清德在10月10日讲话又提两岸互不隶属,四天后,大陆启动“联合利剑-2024B”演习,规模更大,军机穿越海峡中线,导弹部队实弹射击。这两次演习让台海紧张升级,台湾统计,2024年全年,大陆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达3075架次,创纪录。进入2025年,这势头没停。2月16日,美国国务院更新网站,删除了“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大陆批评这是破坏基础。
3月,大陆国台办重申,如果台独挑战底线,将断然措施。4月1日至2日,大陆举行“海峡雷霆-2025A”演习,在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实弹射击,舰艇穿越敏感水域。5月21日,赖清德就职周年讲话,再提加强国防和美国合作,大陆相应增加巡逻。7月9日至18日,台湾“汉光”演习延长到10天,史上最长,涉及坦克、舰艇和新武器,模拟2027年大陆武统。期间,大陆军机数量激增,部分路径接近台湾本岛。
话说回来,中美真要打吗?不一定。专家们说,威慑关键是平衡威胁和保证。民调虽显示悲观,但实际中美有沟通渠道,2025年关税谈判就是证明。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