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的高考越来越难了吗?

积极的喜鹊迩 · 前天 00:05
每年六月必上热搜的高考难度之争,今年又被上海数学卷和语文作文题推上风口浪尖。
有意思的是,坊间喊难声浪震天,实际分数却屡创新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荒诞场面,暴露的哪是什么考题难度问题,分明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在应试指挥棒下的系统性失调。
1.jpeg

看看那些被批"超纲"的数学题,仔细拆解后都符合课标要求。问题出在长期刷题训练出来的学生,面对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的新情境直接懵圈。就像给流水线工人展示散装零件,习惯了按图纸组装的他们当然手足无措。更魔幻的是,当考试试图回归思维本质,舆论反而要求继续维持表面难度,这种死循环让教育改革深陷泥潭。
2.jpeg

蘑菇云式分数分布背后,是"唯分数论"催生的军备竞赛。北京某重点中学摸底发现,高三生平均刷题量从十年前的8000道暴涨至3万道。当所有人在题海里泡到浮肿,选拔考试只能被迫加大剂量,形成恶性循环。上海教育考试院内部数据显示,近五年数学卷实际区分度下降17%,但为了维持表面公平,命题组不得不冒险制造"纸面难度"。
3.jpeg

作文题引发的套作焦虑更值得玩味。某省阅卷组追踪发现,套作模板从十年前3大类暴增到21种,AI写作软件生成的"高考满分作文"在教辅市场卖到脱销。当审题成为猜谜游戏,写作沦为技术活,阅卷组被迫祭出更刁钻的题目过滤器,结果就是今年上海卷的"专转传"这类让考生集体蒙圈的哲学命题。
4.jpeg

教育专家反复强调的"回归基础",在实操中完全变形。某地教育局突击检查发现,七成学校存在"隐形课表":白天教考纲,晚上刷真题,周末搞竞赛。更可怕的是这种扭曲正在向下蔓延,浙江某初中数学组直接把高三模拟题改编成初一练习题,美其名曰"思维拓展"。这种全民解题的狂欢,正在制造新一代的知识残障人士。
要打破这个死局,或许应该借鉴司法考试的分阶改革。设置基础能力认证考试确保教育公平,再通过专业加试实现人才选拔。日本国立大学入学共通测试近年引入的情境化命题,在保持区分度的同时将刷题效率压制了40%。这或许说明,当评价体系真正转向能力导向,题海战术自然会失去市场。只是这种改革需要承受阵痛期的舆论压力,更需要教育部门抵抗住"分数通胀"的诱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积极的喜鹊迩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