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输给日本后,"用人保守"四个字成了球迷心里的一根刺。这次世界杯预选赛名单迟迟不公布,宫鲁鸣指导的选人策略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王思雨大运会决赛独砍12分7助攻带队夺冠,刘禹彤硬扛日韩内线的视频点击破百万,这些摆在眼前的解题思路,教练组真看不见?
东京奥运周期积累的信任度正在被消耗。上届世界杯场均登场28分钟的王思雨,今年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日本只打了6分钟。当日本队用宫崎早织+本桥菜子双后卫撕开防线时,板凳席上正坐着联赛助攻榜第三的控卫。对比日本队坚持使用1米62的町田瑠唯,我们的用人逻辑显得过于依赖"经验值"。大运会这块试验田已经证明,刘禹彤的吨位在FIBA规则下并不笨重,她对日本队1米83的中锋山本麻衣形成绝对压制,后者篮下命中率被压到34%。
三分火力断档比想象中严重。亚洲杯半决赛三分球22投5中,田媛媛在大运会三分命中率41%的数据格外刺眼。国际篮联最新报告显示,女篮比赛每场三分出手占比已升至35%,澳大利亚、比利时强队都配置了专职跑位射手。李梦缺席暴露的不仅是单点攻坚能力,更是战术弹性的缺失——当对手针对性封堵韩旭高位策应,我们缺少第二套解法。
用人策略僵化背后藏着更深层问题。国家队长期依赖7-8人轮换,导致韩旭、李月汝出现疲劳性伤病。对比美国女篮去年世界杯带足5名内线的配置,我们在人才厚度管理上明显被动。U系列赛事表现抢眼的陈玉婕们,其实需要更多国际赛打磨,而非总在关键战突然启用。足篮排三大球里,女篮是最后块金字招牌,但若继续吃老本,巴黎奥运可能成为转折点。
从大运会到亚洲杯,李笋南指导已经演示了"解题步骤"。启用王思雨激活快攻转换,摆双塔破解联防,这些在国际赛场验证过的打法,到了正牌国家队反而被封印。女篮更新换代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与其纠结"要不要换血",不如建立科学的球员评估体系。日本女篮能十年五换主帅仍保持竞争力,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新人输送机制——这点值得我们教练组深夜细品。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