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亚洲杯丢冠这事儿确实让球迷憋屈。
宫鲁鸣战术安排被狂喷"依赖双塔"、"迷信李缘"、"雪藏王思雨",李梦回归的呼声越喊越响。但仔细看问题,单纯靠召回30岁老将真能解决根本矛盾?外线火力持续疲软、关键位置青黄不接,这些结构性问题可比缺个核心球员严重多了。
现在这支女篮最要命的短板在三分线外。亚洲杯决赛被日本队投进12记三分,自家外线命中率却不足30%。这数据背后是整整十年的人才断层——自苗立杰退役后,中国队始终没培养出稳定的外围得分点。反观日本队平均年龄24岁,光混血后卫町田瑠唯就能单场送出18次助攻。宫鲁鸣坚持用李缘当主控,本质是对新人能力的不信任。数据显示李缘本次赛事三分命中率28%,助攻失误比1.5,确实不符合冠军级控卫标准。
说到李梦的作用,其实可以参考男篮易建联时代。2019年男篮世界杯,篮协力排众议召回跟腱断裂的阿联,结果小组赛生死战最后七秒,场上五人平均年龄29.4岁,年轻球员连球都不敢接。过度依赖老将的恶果,就是东京奥运会直接无缘。女篮现在面临的,正是四年前男篮经历的转型阵痛。张子宇这种02年出生的新星,明明在U19世青赛场均18分9篮板,到了成年队却连防守轮转都跑不明白。这不是球员能力问题,而是梯队建设系统性缺失。
真正要命的还不是技术层面。宫鲁鸣采访里那句"比赛及格分",暴露的是整个教练团队的价值误判。日本女篮早在2013年就开始执行"2020黄金计划",每年砸3000万美金搞青训,现在国家队12人里有9个00后。咱们的WCBA联赛上赛季场均上座率不足500人,青年队比赛连转播机位都凑不齐。这种环境下硬推年轻化,跟让小学生考高考试卷有什么区别?
与其纠结李梦能不能回归,不如想想怎么复制李月汝的培养路径。当年许利民顶着成绩压力,硬是让18岁的李月汝在国际赛场交学费,这才打磨出现在的内线支柱。宫鲁鸣要是真敢放手,就该让17岁的李文霞这些苗子多打国际比赛。隔壁日本能培养出191cm的渡嘉敷来梦,咱们放着220cm的张子宇不练,反而总想着靠老将续命,这不等于捧着金碗要饭?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