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亚洲杯输给日本队这事儿,真把球迷看破防了。
2米26的超级中锋张子宇带着双塔阵容都拦不住对面1米6的田中心狂砍21分,战术板被日本队的小快灵打成了筛子。
杨毅那句“顶级落后篮球”戳得人心里发凉——明明坐拥历史最高大的内线组合,却让对手用三分雨把家门口的比赛浇了个透心凉。
双塔战术翻车的关键,在于现代篮球的进化速度远超想象。
现在顶级强队都在玩“五秒进攻法则”,从抢篮板到完成快攻平均只用五秒。
日本队全场跑动距离比我们多出1.2公里,相当于多打了四分之一节比赛。
对比NBA季后赛球队的数据,三分出手占比从十年前的28%暴涨到现在的43%,这还是大个子们都在练远投的时代。
咱们守着双塔硬凿内线,相当于拿蒸汽机跟新能源车比加速度。
田中心这种不到1米7的控卫能当核心,背后是日本篮球二十年的布局。
他们从小学联赛就规定每场必须投20个三分,中学生球员每年要完成30000次运球变向训练。
反观咱们青训,12岁就盯着骨龄测身高,基层教练带小孩先练背身单打。
这导致国家队后卫线十年没出过场均4助攻的球员,去年U19世青赛的数据显示,中国女篮后卫的突破分球率比日本队低了17个百分点。
不是说身高优势该放弃,而是得找到新玩法。
WNBA冠军球队拉斯维加斯王牌上赛季就示范过“巨人+神射”组合,2米的威尔逊带着四个三分命中率38%的队友横扫联盟。
咱们有张子宇这种百年一遇的巨人,完全可以在她身边配三个移动炮台。
可惜现在外线空位三分命中率才31%,比日本队低了整整9个百分点。
这次输球其实是好事,正好给备战巴黎奥运会踩了脚急刹车。
该学学欧洲球队的“位置模糊化”改革,让2米07的韩旭开发三分技能。
西班牙男篮当年就是靠着加索尔兄弟转型空间型内线,硬是从梦之队手里抢走世界杯冠军。
要是咱们双塔能投能传,配上杨舒予这种突击手,日本队的包夹战术反而会变成自杀式防守。
看着领奖台上日本队疯狂庆祝的样子,突然想起十年前男篮输台湾省的场景。
那次惨败倒逼出篮球改革,现在女篮可别等到洛杉矶奥运会再交学费。
张子宇的成长周期还有五年,完全够时间把她的绝对高度转化为战术优势。
但得先把后卫们送到WNBA去挨虐,别让下一个田中心再从咱们手里抢走胜利了。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