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数突破1400万,复读生占比超三分之一,本科录取率或跌破30%。
新高考模式第一年遇上史上最大考生潮,文科生被数学卷哭,填志愿变成开盲盒。
考完试热搜全是“难”字,明年复读政策收紧但人数反增,应届生真的输麻了。
这场考试早就不是拼勤奋,而是政策与运气的双重博弈。
1400万考生抢450万本科名额,相当于每三个考生里就有两个要滑档。
复读生今年突破400万,往届生把应届生逼到墙角。
对比2019年福建复读生占比仅17%,现在全国平均涨到33%,河南这种高考大省甚至超过40%。
复读产业链早不是秘密,河北毛坦厂式超级中学年营收过亿,说明教育军备竞赛已失控。
新高考表面说打破文理分科,实际把文科生坑惨了。
数学不分文理后,去年全国卷文科数学平均分暴跌12分,今年考生反馈大题直接考导数与圆锥曲线综合题,对文科生简直是降维打击。
志愿填报从6个变40个,听起来选择更多,实则把报考策略变成玄学。
去年浙江新高考首年,985院校断档现象频发,有考生550分捡漏复旦冷门专业,600分考生反而掉到二本,这种概率游戏谁敢赌?
命题组反套路玩得溜,语文取消送分题,英语阅读塞专业术语,物理卷里竟出现芯片制造工艺题。
这波操作明显在筛选两类人:从小补课砸钱拓展知识面的,和天赋异禀的学霸。
普通家庭孩子光靠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根本架不住这种跨界打击。
更扎心的是,出生人口下降本该让高考变容易,但高校缩招反让竞争更惨烈。
2024年985院校招生计划减少2.3%,211缩招1.7%,一本院校却扩招应用型专业,学历通胀倒逼考生必须死磕名校。
明年禁止公立学校招复读生的政策,看着要控制内卷,实则催生天价私立复读机构。
山东某复读学校今年学费涨到8万/年,还要求高考过一本线才收,教育分层已成定局。
与其焦虑明年会更难,不如看清底层逻辑:高考早不是单纯考试,而是资源配置的战场。
要么认命向下兼容读职校,要么砸钱买名师押题班,中产家庭在犹豫间就被挤下独木桥。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