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高考数学140+变难?状元都难拿高分,2025升学规则得这么改

何止虚 · 昨天 07:37
最近不少家长在后台问,孩子每天刷20道数学压轴题,模拟考还是卡在130分,是不是方法错了?其实不怪孩子,今年高考数学的“游戏规则”好像真变了。就拿湖北来说,三位理科状元总分都上了700分,放在往年妥妥的顶尖学霸,但他们的数学成绩,最高143分,最低才138分。要知道五年前,我带的那届学生里,光是数学145分以上的就有5个,现在连状元都摸不到145的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jpeg

先看组数据,可能比状元分数更说明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刚发布的2025年高考数学分析报告里提到,全国一卷数学140分以上的考生占比,从2020年的3.2%降到了今年的0.8%,145分以上更是直接砍半,只有0.3%。广东考试院也公布,今年全省理科前500名,数学平均分136分,比2020年低了整整11分。这不是个别省份的情况,浙江、江苏这些教育强省,高分段缩水比例基本都在30%以上。
2.jpeg

为什么高分突然难拿了?不是题目变偏了,而是命题思路彻底转向了。2024年教育部就明确说要“减少机械刷题能得分的题目”,今年全国一卷最明显。比如第21题,以前考导数大题都是求极值、证不等式,套模板就能拿步骤分。今年考的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预测”,给了一堆实验数据,要自己建概率模型,还要分析不同温度下的误差范围。这种题别说学生,我一个教了十年数学的老师,第一次做都花了25分钟,更别说在考场上限时作答了。
3.jpeg

高分段缩水,直接影响的就是强基计划和特殊招生。2020年清华强基破格录取,数学单科必须145分以上,今年悄悄把门槛降到了140分,北大甚至放开口子,数学135分加物理竞赛省一也能进初审。上海有个考生,今年数学139分,物理竞赛拿了省一等奖,顺利通过了清华强基初审,放在三年前,他的数学成绩连材料都递不上去。不光顶尖高校,就连华中科大这种985,今年强基数学录取平均分也从142降到了135,招办老师私下说:“不是我们降低标准,是真没那么多高分考生了。”
4.jpeg

对普通考生来说,志愿填报的逻辑也得跟着变。以前家长总说“数学考得高,专业随便挑”,现在不行了。浙江大学今年计算机专业录取数据显示,数学135分但物理90分以上的考生,录取率比数学140分物理85分的高20%。为什么?因为计算机专业现在更看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数学是基础,但物理的逻辑思维、实验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今年甚至把数学和物理的权重调成了1:1,以前数学占比是60%。
5.jpeg

那学生到底该怎么备考?死刷题肯定不行了。深圳中学有个实验班,今年数学平均分135分,比平行班高8分,他们的做法很有意思:每天减少50%的压轴题刷题量,改成每周两次“开放式问题讨论”。比如上周他们讨论的是“如何用数学模型优化学校食堂排队时间”,学生要自己收集数据、建模型、算结果,最后还要上台讲思路。班主任说:“现在的数学题,考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公式,而是你能不能用公式解决没见过的问题。”
6.jpeg

还有个细节要提醒大家,今年高考数学答题卡的“步骤分”给得更细了。以前最后一道题没做出来,写个“解:由题意得”可能拿1分,今年只要列出正确的已知条件,哪怕没算出结果,也能拿3-4分。所以平时练习时,别光顾着算答案,把“如何规范表达解题思路”也练起来,这部分分数现在真的很值钱。
7.jpeg

你家孩子现在数学什么水平?有没有遇到刷了很多题,分数还是上不去的情况?评论区说说具体分数段和备考习惯,我帮你看看是不是哪里需要调整。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何止虚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