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刚结束,网上到处都在说选专业的事。今年教育部放了个消息,说过去很多让人眼红的专业现在根本找不到工作,甚至以前稳定的铁饭碗也没人要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表姐家吃饭时听她说,她同学在中央台做日语翻译,结果整天帮忙发文件打杂,工资才五千多,这和他们报志愿时想的完全不一样。
小语种专业现在真不好混。以前同声传译被夸得很厉害,现在机器翻译这么准,公司都不愿意花高工资请人。有个学日语的在招聘网站吐槽,小公司嫌工资给不起,大公司自己人都能翻译,根本不会招新人。
新闻传媒类更惨。传统媒体裁员厉害,电视台和报社岗位越来越少。现在每个人都能当自媒体,谁还需要专业学这个?有个汉语言文学的反而在报社做得不错,人家说他们中文底子好,写东西比专门学新闻的强。
法律专业现在竞争太激烈。要考那个职业资格证得先去律所实习一年,工资才两千多,还得熬资历。今年光法学毕业的就有四十万人,找工作的竞争比考研还卷。有个朋友说他表弟本来想当律师,现在连进小律所都难。
生物工程连续三年被教育部列为重点预警。开这个专业的学校太多了,但药企就那么几家,每年招不了多少人。很多学生只能转行当实验员,工资低不说还找不到好机会。
土木工程十年前分数线高得吓人,现在分数暴跌。以前土木是香饽饽,现在基建没以前多了,央企招人要求硕士学历,普通施工员简历都石沉大海。有个重庆大学同学说,他们班现在有六个人打算转码。
学医也别太早高兴。规培生工作累工资低,去年还有个女孩子在医院卫生间自杀。规培结束后还得读研,今年连三甲医院招护士都要博士,这不是开玩笑吗?
教师行业现在也不稳。双减政策一出,好多培训机构关门了,师范生就业变窄。有些地方开始裁员,教师编制在锁死,天津西青那边直接考核制,不合格就走人。广州有个区医院招护士要博士,这算哪出?
别急着报人工智能。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全国两百多所高校都开了这个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读一般学校的,毕业后连AI公司门都摸不着。有个学长说他们班前排的去了大厂,后排的只能送外卖。
国际贸易专业也得绕着走。以前觉得当外贸经理风光,现在出口为主,企业更看重英语能力。有个学姐说现在做外贸和卖货差不多,最后还是得学英语加个小语种才能混下去。
现在选专业真是场硬仗,以前觉得稳赚不赔的现在成了大坑。大家最好提前问问学长学姐,看看就业情况再去报,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