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高考703分,惨遭11所外国名校拒绝,无奈上清华,毕业后感谢拒绝

风吟枪啸 · 昨天 18:59
李泰伯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注重全面培养,让他接触各种领域。进入人大附中后,他不光成绩拔尖,还担任多个学生职务,数学竞赛中带领队伍拿下第一。
兴趣广泛,钢琴弹得像模像样,还自谱曲子在学校演出获奖。手工比赛也脱颖而出,这些经历让他在高中阶段被老师称赞为全才。
2010年高考前,北大数学系抛来保送橄榄枝,他却选择参加考试。那年他考出703分,北京理科状元,数学接近满分。
1.jpeg

原本以为这分数能敲开国外大门,他投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11所顶尖学校申请。SAT成绩2240分,在他看来足够,但忽略了美国招生看重全面性。
准备时间晚,没请专业顾问,文书强调志愿活动如环保项目,却没突出个人独特之处。加上需全额奖学金,竞争激烈,结果全被拒绝。
拒信一封封到来,网络上议论四起,有人说他只会死记硬背,有人质疑能力。他在家闭门不出半月,面对舆论压力。
2.jpeg

无奈之下,拿着清华录取通知,进入电子工程系。选择这个专业,受物理老师影响,觉得芯片和IT能推动社会变革。
在清华,他适应新环境,成绩保持前列。一年后,申请到香港大学,获得64万港币奖学金,继续深造。
2012年,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他没放松,专注生物工程方向。期间去牛津大学交流,拓宽视野。24岁时,解决功能基因组网络连接难题,论文发表引发热议。
3.jpeg

这让他在学术圈崭露头角。高中时对生物基因好奇,在香港和MIT自学相关知识,结合电子工程背景,研究细胞组织和基因关系,发现疾病破坏机制。
​2017年,收到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录取,双博士学位,医学加哲学。每年招生极少,他挤进其中。
学院要求严苛,周周考核,他结合先前积累,探索基因编辑如CRISPR技术,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2025年,他仍在该校推进研究,开发新型工具,论文在Nature等期刊发表。
4.jpeg

回顾那些拒绝,他说感谢,因为如果当时被任何一所收录,可能止步于本科,不会经历从清华到港大、MIT、牛津再到约翰霍普金斯的积累。
这条路虽曲折,却让他一步步夯实基础,进入顶尖领域。人生就这样,高考分数是起点,不是终点。拒绝让他学会坚持,面对挫折不退缩。
许多人看到他故事,会想起自己高考后选择,总有弯路,但关键是调整方向,继续前行。
5.jpeg

2025年,他的成果已获资金支持,继续深耕。那些网民早年嘲讽,现在有人道歉,但他释怀了。拒绝让他明白,成功不是直线,需多尝试。
李泰伯从状元到被拒,再到逆袭,体现人性韧性。父母支持,老师指导,朋友鼓励,都在其中。高分少年面对打击,靠自省走出来。
教育不止分数,还需适应力。许多高考生看到,会觉得亲切,人生总有不如意,但调整心态,就能开辟新路。
6.jpeg

​参考资料
13年前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高考状元,如今怎么样了? 搜狐网
他被编入了“高考状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 观察者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风吟枪啸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