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选专业就是选“人生”,大学专业选得好,后半辈子没烦恼!
但选专业就像买房子,当年的黄金地段可能变成如今的郊区,曾经的冷门角落也可能成新中心。
曾经热门的师范和医学等专业今年不再是香饽饽,要知道前些年这样的“铁饭碗”专业可是想考都不一定能考上的,为何如今成了“万人嫌”呢?
与之相对的是三个新兴专业成为了考生们的心头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失宠的3“铁饭碗”专业
随着2025年高考录取结果的放榜,考生们或欣喜、或失落,而填报志愿时的专业选择,再次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一时间,各大社交平台、家长群、同学聚会中,“选专业”三个字高频出现,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样的专业才有好前景,未来才能找到好工作。
俗话说“选专业就是选人生”,选对一个好学校,不如选一个好专业,专业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甚至影响一生的命运走向。
师范类专业,是曾经众多考生的热门选择,被誉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教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最重要的是“带薪休假”!是人们眼中的“铁饭碗”职业。
但近年来,师范类专业的“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培训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学科类培训机构纷纷倒闭,大规模裁员,这使得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许多原本打算毕业后进入培训机构工作的学生,不得不重新寻找就业方向。
不仅如此,各地的编制变革也让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湖北鄂州锁死编制总量,使得新教师难以进入编制体系,天津西青区推行“考核制”,教师如果考核不合格就会面临辞退,这让教师们时刻面临着失业的压力,福建厦门部分地区甚至取消了编制,教师不再享有编制带来的稳定保障。
专家们更是预测,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未来十年,将会有数十万教师过剩,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学校合并、教师转岗的情况,曾经被视为“铁饭碗”的教师职业,如今也变得不再稳定,师范类专业的热度也随之大幅下降。
曾经,土木工程专业可是凭借房地产行业的红利,享受着无尽的辉煌,2008年,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轻松就能拿到令人羡慕的高薪offer,一下成为了“高薪稳定”的代名词。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行业逐渐饱和,土木工程专业也开始走下坡路,如今,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行业发展停滞,建筑、施工、房产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岗位缩减,就业难度激增。
即便从名校毕业,多数人也需从工地基层做起,面临“风吹日晒、薪资偏低” 的困境,甚至出现“985 毕业生当力工” 的极端案例。
2019-2023 年,土木专业报录比重73%断崖式下跌,招生压力显著增大,曾经炙手可热的央企施工员岗位,如今也门可罗雀,即便有毕业生投递简历,也往往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而医学专业,更是人们眼中的 “铁饭碗”,毕竟,这份工作稳定又体面,一提起来,自己孩子,在医院工作,多有面啊,加上医院常年人满为患,医生救死扶伤,社会地位高,而且职业发展前景广阔,越老越吃香。
可他们只看见了表面的体面,不懂背后的艰辛,如今的医学专业,可不跟之前一样,学个中专,毕业就能进医院工作了。
如今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医生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医院的招聘门槛都大幅飙升,在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招聘护士的要求竟然是“博士学历+35岁以下”,这让许多本科和硕士学历的医学生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环境下,本科医学生想要进入好的医院工作,难度极大,只能继续考研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当其他专业的同学早已步入职场,开始赚钱养家时,医学生们还在校园里埋头苦读,等他们正式工作时,年龄都可能到30+,甚至不止。
不仅如此,在实习期间,医学生们可能还需自费,因为没有工资!而刚工作时薪资又很微薄,赚钱时已到中年,一边面临着养家的压力,一边还在单位忙的连轴转,“心脏快跳出来了还是不能休息”成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此外,医学行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就业压力不容小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医学专业,导致人才市场供过于求,想要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曾经,小语种专业凭借独特性和稀缺性,成为众多考生眼中的香饽饽,被视为通向国际化舞台的金色入场券,感觉掌握一门小语种,就能打开多元文化交流大门的钥匙。
无论是外贸领域的商务洽谈,还是旅游行业的跨国服务,又或是翻译界的文化传递,小语种人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飞速崛起,这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就业市场上,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处境十分尴尬,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往往难以承担小语种人才的高薪,即便有相关业务需求,也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AI翻译工具。
而大型企业,凭借自身员工较为全面的外语能力,或者借助功能强大的翻译软件,对外部小语种人才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降低,这种情况下,小语种专业毕业生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也难怪网友们总结道:“小语种可作特长,不可作专业”。
新兴专业的崛起
与传统专业的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气、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等新兴专业在 2025 年的高考报考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考生们眼中的 “香饽饽”。
受益于国家 “双碳” 目标的提出,电气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电力系统升级、新能源并网等领域需求激增,电气专业人才成为了市场上的 “抢手货”。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正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力行业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无论是在电网公司、发电企业,还是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都能看到电气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不仅如此,电气专业的岗位稳定性也很强,行业数据显示,电气工业领域约五分之一的岗位年薪可达 10 万 - 18 万,薪资水平可观,稳定的工作环境加上丰厚的薪资待遇,怎能不让人心动?也难怪电气专业会成为考生们的热门选择。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当前,新能源行业,如光伏、风电、电动汽车等,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是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政策的引导下,大量资金涌入新能源领域,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例,这两家头部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
比亚迪 2024 年营收超 7000 亿,宁德时代营收超 3500 亿,它们的扩张直接带动了相关岗位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谓是 “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戏、动漫、短视频等数字娱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媒体专业也因此成为了报考的热门。
尤其是对 “内容制作、技术开发、视觉设计” 等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从火爆全网的短视频,到制作精良的动漫、游戏,每一个精彩的数字娱乐作品背后,都离不开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努力。
此外,随着科技与娱乐的深度融合,数字媒体专业成为了 “跨领域技能载体”,就业范围覆盖互联网、影视、广告等多个行业,灵活性强。无论你是喜欢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氛围,还是向往影视、广告行业的艺术气息,数字媒体专业都能为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需避坑的2个专业提醒
从 2025 年高考录取专业的冷热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专业热度与行业周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曾经备受追捧的土木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如今之所以遇冷,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所在行业已从供不应求的阶段逐渐走向过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能仅仅只看当下的热门程度,而应理性看待专业的冷热变化,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争取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沦为“AI难民”。
“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己手里的本事”,专业选择的核心在于拥有“持续扎根生长的韧性”,而不是盲目追逐一时的热度,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应保持理性和冷静,结合行业趋势、自身能力以及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专业选择。
此外,考生们还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动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哪些专业会成为热门。
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要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目标。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