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各省高考录取难易度分析:2022-2024年本科录取率呈现“V型”走势

优志愿 · 昨天 19:34
每年的高考,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神经,这既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通道,也被视为中国最公平的竞争之一。然而,在这看似统一的制度下,各省考生面临的录取机会却差异显著。“河南考生上985比北京难十倍”、“外省学霸转学到江苏后倒数崩溃大哭”等类似的讨论常年占据热搜。
事实上,高考本质是省内竞争,受招生计划、考生基数、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统计本科录取率、985/211录取率等核心指标,对比各省录取难易度;结合文理科招生比例、院校层次分布试图去探究不同省市高考的“难”与“易”究竟可以如何量化。
一、 2022年-2024年全国本科录取率呈现“V型”走势

2022年-2024年三年间,全国本科录取率呈现“V型”走势,全国本科招生计划从374万人增至400万人;有效高考人数从841万人增至892万人。
然而2023年出现了一个重要拐点。当年考生数量同比增长4.6%,远超招生计划2.1%的增速,两者需求增长明显脱节,因此录取机会相对缩减。随着下一年本科计划数显著增长,反超了考生人数增幅,重新推动了录取率回升甚至略超2022年水平。一套能根据考生人数变化及时调整招生名额的科学办法,能更好保障学生们的升学机会,让高考更公平。
1.png

从2022-2024年各省有效高考人数变化可以看出京津冀、长三角及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河北以12.6%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天津、海南也保持7%以上的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河南、山东、广东等传统高考大省考生规模持续扩大,河南2024年已突破90万人,这些省份的高考竞争压力还在不断加剧。
但是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数增长变化截然不同,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考生人数下降明显,而东北三省增速普遍低于2%,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2.png

3.png

甘肃是全国唯一一个本科招生人数在下降的省份,其有效高考人数也从2022年的19万人下降至17万人,录取率相对保持稳定。
4.png

5.png

整体来看,全国录取率在2023年普遍经历小幅下滑后,2024年回升至44.84%。吉林、北京、天津等北方省份持续保持高于60%的录取率,稳居全国前列。相比之下,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虽然考生规模庞大,但录取率长期低于40%。2024年河南录取率仅为37%左右,其区域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头部省份并不平衡,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
6.png

7.png

二、 河南综合录取难度最高,北京最低,高水平院校录取率整体下滑

为更全面地衡量各省高考难度,本文引入“综合录取难度”这一指标,由本科录取率排名、双一流录取率排名、211录取率排名、985录取率排名、清北录取率排名相加得出。依据历年平均难度分值将各省高考难度划分为极难、困难、一般、容易四个级别。
“极难”省份有河南、云南、江西、广西4个省份,河南稳居第一。这些省份普遍存在高校资源稀缺、考生数量庞大的问题,导致高考竞争极其激烈,其中以河南省最为严峻,其近三年有效高考人数都在90万人左右,高居全国第一,但全省仅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
“困难”省份包括河北、山东、广东、湖南、浙江等11个省份。山东、广东虽是仅次于河南的人口大省,但高校资源略微丰富一点,不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属于难考省份;浙江、湖南人口基数虽不如山东、广东那样庞大,但一个只有一所985、211院校,一个虽然优质高校资源相对富裕但考生规模较大,致使整体录取难度较大。
“一般”省份有福建、宁夏、青海、陕西等9个省份。这些省份普遍高考人数相对较少,有的位于西北人口稀少地区(如宁夏、青海),有的拥有较多优质高校资源(如江苏),使其高考竞争相对温和一些。
“容易”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吉林、新疆、内蒙古,北京难度最低。这6个地区中,一半为东部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因高考人数少、高校资源领先全国而使得高考竞争最小,尤其北京拥有8所985、26所211雄踞第一,使得北京成为最容易上名校的地区;另一半为边疆地区,人口较少,吉林、新疆、内蒙古高考人数仅为7万或10万左右,高考竞争也就小得多。
8.png

9.png

接下来对各地在不同层次院校的录取率进行对比分析,整体来看各层次录取率排序和本科录取率排序较为一致。
北京在双一流、211、985、清北等各层次的录取率均为全国第一。除北京外,“容易”省份在各层次的录取率也都名列前茅,上海、新疆、吉林、天津和北京一起位列各层次的前五名,内蒙古稍有落后,不过也都没有跌出前10名。青海、海南、江苏也较靠前。难度级别为“极难”、“困难”的省份各层次录取率均较低,河南各层次录取率均为全国最低。
从历年变化来看,各层次复合增长率全国平均值均为负数,录取率下降的省份均多于上升或不变的省份,且层次越高,下降的省份占比越多,到清北这样的层次,录取率复合增长率全国平均值为-2.98%,是双一流下降幅度的2倍还多,录取率下降的省份高达20个。这一现象与教育部提出的“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政策有关,部分院校主动压缩本科招生规模,将资源向研究生教育、科研创新倾斜,层次越高的院校压缩的越强烈。
新疆、甘肃、山西、贵州四个省份的各层次录取率都为增长态势,其他地区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层次录取率都下降的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重庆、内蒙古、青海、福建、湖北、宁夏、江苏、海南、山东、广东、河北、河南。下降幅度较大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等。
10.png

11.png

三、 文科录取率普遍低于理科,内蒙古最均衡;学校越好,文理越均衡

从全国整体来看,文科录取率低于本科录取率,理科录取率高于本科录取率。录取率“文低理高”有多方面原因,如报考人数差异、专业计划差异、教育资源分配、社会需求变化以及政策导向影响等。
12.png

各地文科本科录取率和全国情况一样,普遍低于理科录取率。不少省份文科录取率仅为理科录取率的50%左右,如江西、黑龙江、河南、山西、甘肃等。差值比较小的省份有内蒙古、吉林、陕西、辽宁、江苏等省份,其中,内蒙古差值最小,表示文理科录取率最为接近。
13.png

14.png

各地在各层次院校的文理科录取率差值随着院校层次的提高而缩小。到清北层次,甚至有不少省份的文科录取率超过了理科录取率,其中,吉林文科录取率约为理科录取率的2倍,辽宁、江苏、重庆、福建、新疆、宁夏等地的清北文科录取率也都超过了理科。
从历年变化来看,也只有清北的文理科录取率差值比有明显改善。清北层次的文科录取率超过理科的省份数量在2024年增加了一倍,部分省份的双一流、211、985的文理科录取率差距也有小幅缩小,但整体变化不大。
15.png

16.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了解历年分析。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优志愿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