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最高500%关税!中美谈判结束,美方发出威胁,中方表态一句话亮了

史论纵横 · 前天 20:5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美方抛出“500%关税”威胁,打乱原本延续的休战节奏。
中方却只用一句话回应,全程没有反驳、没有愤怒,也没有退让。
1.png

谈完没多久,美国就翻脸

贝森特直接提到:美国政府有权利,对任何与“受制裁国家继续做生意的国家”,启动最高500%的惩罚性关税。
不是关税这个词让人害怕,真正让各方炸锅的,是“500%”的数字。
在中美多年交手的过程中,从来没有一项威胁性政策达到这个级别,连特朗普当年最高也就加到200%,而这一次直接跳了两级,翻了倍。
中方随后表明:
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进一步稳定中美经贸关系。
很多人忽视了这一句,外交圈内听懂了分量。
2.png

中方没说妥协,也没说硬顶。而是用“继续延展”“履行责任”这两个关键词,明摆着告诉美方:你怎么施压,我照样守协议。
这时候外界才想起,几小时前,刚刚达成了暂缓加征关税的阶段性协议,90天内双方不会调整已暂停税率。
可话音刚落,美国财政部长立刻抛出“500%”,这不是简单喊话,这是威胁。
3.png

而且它背后还有法律基础——美国国会已经通过“反敌对国家能源交易法案”,允许美方对任何进口自特定能源来源国的产品加税。
换句话说,美国已经掏出了一把合法的“枪”,对着中国的某些商品开条件。
问题在这儿来了:美方真敢开枪吗?
4.jpeg

中方“装没听见”?不,是压根不理会

舆论以为中方沉默,那就错了,中方回应了,只不过没选美方喜欢的方式。
例行记者会上,中方被记者连续问了三个问题,包括“是否会考虑重新评估对俄石油进口”“是否担心500%关税落地”“是否打算调整与伊朗的能源协议”。
外交部的回答不长,却句句带力。
5.png

说白了,愿意谈,不吃软硬,你想吓唬人?可以,别指望我们配合。
有人说中方“嘴硬”,可真正懂谈判的,都看得明白:这才是分寸。
如果立刻怒骂美方,反倒是中了激将法;如果立刻妥协,外界只会看轻谈判筹码,而现在这种“我知道你发疯了,我不会接话”的态度,反倒让美方一时间陷入空转。
小寻认为美方真正担心的,不是中方不听话,而是中方不理睬。
你亮出最狠的牌,对方无动于衷,那下一步你还能出什么?
6.jpeg

更让人不安的是,中方确实有筹码没用上。
延续暂停关税,是按协议走;中方手中还有几个关键反制措施,如对美国农产品进口设限、稀土出口管控、甚至限制中资美元债务回购。
这些一旦动手,美国通胀恐怕立马跳水不止。
而中方到现在一个都没动,只说“继续展期”,看起来和平,其实像刀子架在桌上,对方要再逼一步,立刻有动作。
7.jpeg

谁赢了这一局?看表面没用,看谁后面先乱了手脚。
现在乱的是美方。原计划要发出的制裁清单,一夜之间撤了;白宫幕僚讨论新一轮减税政策时,被财政部否决;美国股市开盘15分钟内跳水200点,说明市场根本不买“500%”这个账。
而反观中方,没有官员失言,没有企业公开恐慌,也没有任何政策突变。
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全世界都知道,发生了。
8.jpeg

500%背后,是美方的多重焦虑

没人真指望美方会把“500%关税”打到底,这场威胁更像是一种自救信号。
美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不允许它真的再挑起一次全面关税战。
赤字年年创新高,美债规模逼近40万亿美元,通胀阴影迟迟未散,美联储即使嘴上说“降息有望”,背后却一手死盯物价一手拖延表态。
加税,短期内确实能刺激一点点本土制造,更可能让物价直接翻车。
9.jpeg

那财政部为什么还放话?小寻认为,这不是为了对付中方,而是为了给自己国内资本市场一个交代。
一边谈判没拿到什么好处,一边又要在媒体上维持强硬人设,怎么办?放个狠话,500%,够猛了吧?又不立刻执行,给自己留后路,这套路,美方玩了不止一次。
可问题在于,这一套现在越来越难奏效。
因为中方不接话,也不陪演。
早几年,美方加征25%关税时,中方曾立即反制;再往前,特朗普启动301调查时,中方多次正面回应反驳。
这次不一样,中方不闹,也不吵,而是静静把协议条款延期再延期。
谁都知道,“稳”在国际博弈里是最难的一招,你得能承住事儿,熬住局势,还不能让市场乱套。
10.jpeg

中方这次在谈判节奏上几乎没有掉链子,每一轮放话都卡得很准,每一句声明都留有余地。
而反观美方,越急越乱。
贝森特说完“500%”当天,白宫贸易办公室发了补充说明,强调“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将视中方行为评估下一步措施”。
不就等于自己打了自己脸?
说白了,美方这招已经失灵,500%威胁出不了第二波效应,连市场都不信,哪还指望中方让步?
11.jpeg

协议还在,博弈继续,中方准备好了更多牌

虽然这轮谈判结束时,美方没有对外宣布成果,协议并没被撕毁。
90天内,双方不会上调原先已经暂停的加征关税,这个基础,先稳住了。
而中方的策略非常明确:在协议框架内继续合作,边谈边走,谁先破局谁先背锅。
这90天里,中方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与中亚、东南亚的能源通道,逐步降低对美能源的敏感依赖,换掉一些可能被美方盯上的贸易路径。
另一方面,正在加速推动新一轮自主产业链稳定政策,把对美高科技设备的依赖进一步压缩,反过来也在增强反制能力。
12.jpeg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中方现在对市场预期的掌控,比美方更稳。
每次中方发布谈判进展,都会提前沟通舆情口径;而美方每次放话之后,不出两天内部媒体就会出来“降温”。
谁稳,谁慌,一目了然。
小寻有个判断:如果美方真的敢在90天内执行“500%”,中方不会反制,而且会反向加速“去美元贸易通道”的建设。
这不是口头放话,而是最近几个月,中方和中俄、中东多国的央行,已经开始在推进的新机制。
一旦美元被彻底绕开,美方再谈关税,后手就少多了。
13.jpeg

这才是关键所在。不是谁放的威胁更吓人,而是谁真的有退路。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500%的关税没有真落地,它像一颗子弹,在桌面上晃了一圈,中方看着它,不躲、不拍,也不动弹。
美方拿着枪,却不知道该不该扣扳机。
谁有底气,谁就等得起,现在这局面,不用看谁先喊话,要看谁能熬到最后不出错。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史论纵横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