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谈判结束,美国撤销12项对华制裁,贝森特修改对中国称呼,中方态度明确

博览新说 · 10 小时前
据报道,2025 年 7 月 31 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撤销 12 项对华制裁,改称中国为 “伟大国家”,距其威胁加征三位数关税仅两天。
1.jpeg

贸易(资料图)
7 月 29 日,贝森特在瑞典会谈期间放出狠话,声称要将对华关税提升至三位数水平。中国方面未作激烈回应,保持一贯沉稳姿态。72 小时后,美方态度出现根本性转变。8 月 1 日,贝森特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释放出截然不同的信号。这种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与产业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特朗普政府此前将关税提升至 125% 的政策已引发产业链震荡,企业成本激增导致市场信心下滑,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决策的摇摆。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分离产能和八成以上的深加工专利技术由中国掌控。美国军工产业超过六成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供应,F-35 战机生产线和特斯拉电机产线等关键制造环节均受此制约。巴西作为全球稀土储量第二的国家,2025 年上半年对华稀土出口量同比增长两倍,但其产出的稀土超过八成需送往中国完成精炼。美国试图拉拢越南、澳大利亚组建 “稀土联盟”,却因这些国家加工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达标而收效甚微。中国实施的精准管控策略更让美方压力陡增,民用企业获得双倍配额,军工相关申请则一律驳回,使美国 “芯片换稀土” 的设想落空。
美国商务部于 2025 年 3 月将 54 家中国实体列入 “实体清单”,4 月又加强对华 AI 芯片出口限制,涉及英特尔、AMD、英伟达等企业,英伟达因此面临高达 55 亿美元的潜在损失。这种全面封锁在 8 月初出现松动,美国开始恢复部分非战略用途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审批,涵盖 AI 模块、数据芯片、量子传感器等,涉及金额超 6 亿美元。政策调整背后是企业界的持续施压,AMD 已因出口限制承担 8 亿美元费用,科技行业的集体诉求最终传导至决策层面。中国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质疑其 H20 芯片存在安全后门,在技术领域展现出强硬立场。
2.jpeg

贸易(资料图)
2025 年 4 月至 5 月,美国政府掀起两场重要人事变动。五角大楼开除 14 名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均为对华强硬派,包括被称为 “团灭姐” 的霍夫曼和 “必有一战姐” 的舍克。5 月下旬,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近 300 名官员被裁,涉华事务部门几乎被整体移除,曾主导芯片封锁政策的戴维・费思等核心人物离职。这一系列调整并非偶然,国防部长布兰登・黑格塞斯以 “效率低、方向偏” 为由推进清洗,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极端鹰派的警惕。主张扩大科技出口的官员获得重用,政策制定开始向务实方向倾斜。
面对美方的政策摇摆,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第三轮关税谈判中坚持核心利益不动摇,在稀土管控、技术安全等问题上采取精准反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明确表态,中美和平共处的前提是不触碰彼此核心利益,为双边关系划定清晰边界。这种 “以静制动” 的策略让美方意识到,持续强硬只会加剧自身困境。中巴贸易额 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8%,稀土合作成为新增长点,中国通过 “技术 + 资本 + 标准” 模式巩固全球供应链地位,为应对外部压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美国政策的反复对全球市场造成显著影响。国际资本对中美关系走向高度敏感,担心全面脱钩导致资金大规模撤离美国市场。贝森特的表态和政策调整在短期内起到稳定作用,科技股应声上涨,市场情绪得到改善。欧盟的态度更让美方焦虑,担心其向中国倾斜会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中国稀土精矿价格 2025 年第三季度同比上涨 188%,北方稀土净利润暴增 20 倍,显示出全球产业链对中国核心资源的高度依赖。这种经济格局的现实,成为推动美方政策转向的深层动力。
3.jpeg

贸易(资料图)
美国当前的政策调整呈现 “工具化” 特征,既未完全放开也未持续收紧,而是将出口管控作为谈判筹码和市场调控手段。特朗普 8 月 4 日的声明暗示出口政策将更灵活,却未给出明确方向。中国在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稀土加工能力、高科技产业链的完整性构成坚实屏障。双方博弈进入新阶段,结构性协议的推进与制造业风险预警的并存,预示着中美关系仍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找平衡点。核心利益的坚守与务实合作的空间,将共同塑造未来双边互动的基本框架。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博览新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