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准备在天津举办上合峰会嘛,请帖都发出去了,各方宾客也都在准备行程了。这时候,新德里那边通过媒体放话,说是莫迪政府给咱们提了个要求:不许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来参会。你听听,这口气。咱们是东道主,请谁不请谁,本来是按组织的规章和传统来。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都是上合的“对话伙伴国”,按理说来参会是名正言顺的。印度凭什么不让来?
理由听着更奇葩。印度说,在大概三个月前,也就是今年5月份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印巴冲突里,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拉偏架”,公开支持巴基斯坦。
这事儿咱们得稍微往前倒一倒。当时巴基斯坦总理访问土耳其,两国元首见了面,说要加强防务合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表态说支持打击恐怖主义。这话戳到谁的肺管子了?自然是印度。印度一直喜欢打着“反恐”的旗号,在南亚地区搞点小动作,这下感觉自己“专利”被侵犯了,心里能舒服吗?
至于阿塞拜疆,虽然跟印度生意做得还不错,但人家跟巴基斯坦那可是几十年的铁哥们,传统友谊摆在那儿。在印巴问题上,情感上偏向谁,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印度就因为这点陈年旧账,要在上合峰会这个多边大舞台上,跟人家算总账,还把难题直接甩给了东道主中国。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把自家后院的矛盾,强行要搬到国际大客厅里来吵,让所有人都来看,逼着主人下不来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外交任性了,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战略绑架。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媒体,比如《印度时报》,当时还大肆炒作,说在冲突中,巴基斯坦军队用了咱们的武器,让印军吃了大亏。这种话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想在国内煽动反华情绪,把民众对战事失利的不满,转移到中国身上。
你看,这圈子绕回来了。表面上是针对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实际上,那股怨气还是冲着咱们来的。
说实话,莫迪政府自己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中印关系,尤其是在边境问题上,好不容易才从紧张对峙缓和下来,达成了一点脆弱的稳定。如果因为印巴这点事,就跟中国彻底翻脸,那之前的努力不就全白费了?到时候,印度可能真要陷入四面楚歌的战略孤立了。
别忘了,现在可不是印度能随心所欲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特朗普政府可没给印度什么好脸色。那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像一把大锤,砸得印度出口商眼冒金星。更要命的是,美国还挥舞着制裁大棒,盯着印度的能源和军购。一边是物美价廉的俄罗斯石油和武器,另一边是美国霸道总裁式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种两难境地,让新德里头疼得厉害。
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印度需要朋友,需要战略回旋空间,尤其需要稳定和中国的关系。可他偏不,非要在上合峰会前搞这么一出。他手里的筹码是什么呢?就是“莫迪总理是否亲自与会”。用领导人出不出席,来要挟东道主在参会名单上做交易。这种把多边合作平台当成双边博弈赌桌的做法,丢掉的不仅仅是风度,更是作为一个大国的格局。
其实,印度这种“搅局”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不久前的上合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就拒签联合声明,理由是文件里没点名批评巴基斯坦,没满足他的政治私心。在金砖国家机制里也一样,大家都在积极推动“去美元化”,抱团取暖,印度却在那三心二意,一边享受着金砖带来的好处,一边又频频向美国暗送秋波。这种首鼠两端的策略,时间长了,谁还愿意真心带你玩?
如果说上合峰会这件事,是印度在外交舞台上的“撒娇”和“试探”,那么在其他领域,印度的动作就更具实质性的挑衅意味了。
就在前段时间,咱们国家正式核准了一个超级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总投资超过一万亿人民币,规划发电量是三峡大坝的三倍。这项目对咱们西部大开发、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那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消息一出,印度又跳起来了。雅鲁藏布江,咱们国内的河,流到下游就成了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四分之一淡水的来源。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立马抗议,说中国要在上游建大坝,会威胁到他们的水资源安全,要求我们必须协商,否则就要采取“必要措施”。
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做贼心虚。印度自己就干过这事。当年,他们在恒河上游,离孟加拉国边境十几公里的地方修了个法拉卡大坝,直接把下游的孟加拉国给整惨了,旱季缺水,苦不堪言。现在轮到咱们在自家地盘上搞建设,他就开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担心我们“卡他脖子”。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很明确:这个项目经过了严谨的科学论证,不仅不会对下游生态和水资源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有助于防洪减灾。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们搞建设是为了大家好,不是为了害人。至于你担不担心,那得看你自己心里有没有鬼。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拜登政府快下台的时候还屁颠屁颠跑到印度,说是要“倾听印度的担忧”,实际上就是去拱火的,想把这盆水搅得更浑,好继续兜售他那套“中国威胁论”。
如果说雅鲁藏布江是地缘上的直接对抗,那印度甚至还把战线拉到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南美洲。
南美的玻利维亚,有“锂矿天空之城”的美称,锂资源丰富。他们计划在今年进军国际锂电池市场,自然要找合作伙伴。按理说,咱们的宁德时代这些企业,技术成熟、产业链完整,跟玻利维亚关系又好,是首选。
可印度企业也跑去凑热闹,表示了“浓厚兴趣”。说实话,印度在锂电池这块,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跟我们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他跑去掺和一脚,图什么?俄通社的报道一针见血:印度就是看不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这么受欢迎,看到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延伸到南美,心里泛酸,纯粹就是想去搅局,给咱们的生意添点堵。
但印度可能没想明白,南美洲离他十万八千里,他那点海军力量,能支撑起跨洋的贸易合作吗?更重要的是,那里传统上被认为是美国的“后院”,印度想在那儿插旗,不得看美国脸色?相比之下,咱们的体量和实力,足以跟美国平等对话,这才是玻利维亚更看重的稳定合作基础。
除了经济上使绊子,印度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挑衅也越来越露骨,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
过去,印度在南海问题上还算比较谨慎,毕竟不是当事国。但自从去年仁爱礁那件事之后,印度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沉默了14天后,突然跳出来,学着某些西方国家的腔调,指责我们的海警行动“改变现状”,要讲“国际法”。
这背后的小算盘,谁看不出来?2024年3月,菲律宾在南海挑事,印度外长苏杰生就跑去马尼拉,声称支持菲方“主权”。4月份,印度向菲律宾交付了第一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一系列操作,就是在明目张胆地给菲律宾撑腰,试图把南海的水搅浑,把中印边境的压力传导到海上。
印度想打的算盘是:我在西线(陆地边境)跟你耗,再在东线(南海)给你点火,让你两头忙,首尾不能相顾。这种“两线作战”的幻想,不仅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
聊到这,咱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印度这么闹,到底想干嘛?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印度一种非常矛盾和焦虑的心态。一方面,它有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它的国力、特别是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又支撑不起这么大的野心。 国内经济困境、社会矛盾,都需要一个外部的宣泄口,而快速发展的中国,就成了最现成的目标。
通过在上合峰会这样的国际场合“秀肌肉”,在雅鲁藏布江问题上展现“强硬”,在南美洲“截胡”中国生意,在南海问题上“站队”美国,印度试图向世界、也向国内民众证明自己的“大国地位”。
但这终究是一种战略短视。
中国作为上合峰会的东道主,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我们的原则是包容的。我们相信,上合组织绝大多数成员国,都能看清印度的这点小九九,不会让个别国家的双边矛盾,绑架整个组织的合作大局。
对于印度的无理要求,我们的处理方式需要智慧和定力。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但也要给对方留一个体面下台阶的机会。毕竟,一个团结稳定的上合组织,符合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成员国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新华社关于天津上合组织峰会筹备情况的相关报道。
《印度时报》等印度媒体关于印巴冲突及中方角色的系列评论。
俄通社关于玻利维亚锂矿项目国际合作的相关报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南海问题等答记者问。
孔帆在巴黎:《沉默14天后,印度态度大变,就南海问题对华发难,俄罗斯计划落空》相关评述。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