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一旦中美在台海开战,两周将有400架美战机击落,我军会损失什么

厉羽萱 · 昨天 17:16
一旦中美在台海开战,两周将有400架美战机击落,我军会损失什么?我们一起来聊聊。
台湾问题不是外交词汇里的装饰句,而是压在中国国家利益中轴线上的那块钢板。谁来拿锤子敲打,震动的就不只是台海这条海峡。
几年下来,美国把军售当成扳手、把军舰当成探针,一会儿穿行海峡,一会儿把新型号的弹药往台湾推。
算盘打得很响:用军事存在感绑架地区秩序,用武器依赖制造政治筹码。台湾从来不是谁的地缘棋子,任何拿事实当包装的切割,都过不了中国统一大势这一关
1.png

中国这边没有靠嗓门发威,而是把工业体系和军工链条一段段焊牢。过去十多年,空海力量的升级不是零星补丁,而是整套体系的迭代。东风家族的射程和精度从够用走到够狠,末段机动不是纸上谈兵,弹头会在拦截窗口里做变轨,给对手的防空火控故意制造迟疑。
海天一色的界面上,055一字排开,垂发舱盖就是弹药库的盖板;052D把舰空导弹的谱系填满,前线防空由点到面;福建舰用电磁弹射把起降效率和频率抬上一个新台阶,航母不再是练手,而是可用的战役枢纽
2.png

外部智库爱做兵棋推演,不管倾向如何,基本共识在变化:台海一旦起火,靠航母大队往前顶、靠空中加油机在第一岛链外撑起空权的传统解法,风险陡增
航母得在反舰弹道和高超声速导弹的伞下躲猫猫,加油机是空战的命门却又笨重脆弱,只要被远程空空导弹点名,整条空中补给链就会冒火星。
战斗机想低空渗透,眼前是一道又一道的网:远距有歼-20把隐身对隐身这道题接过来,中程有红旗家族分层接棒,近距有密集近防和光电压制,缝隙里还塞着越来越多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3.png

无人化不是点缀,而是把消耗战的账本重做一遍。过去贵的载机平台掉一架疼三年,现在便宜、量大的无人机群往前顶,敌方每打一发中远程导弹,经济账先难看。翼龙、彩虹这类从侦察向打击转身,配合数据链织成信息网,预警机不再是广播站,而是调度台。
靠手台喊话的年代过去了,空海信息实时共享,AI辅助把目标态势打包给打击节点,反应从分钟压到秒级。
4.png

海上对抗的节奏更快。075两栖平台把直升机密度堆上来,登陆构型更灵活;反潜直升机数量的补充填补了老短板,水声对抗不再一边倒
中国潜艇的静音水平一代代往下压,093的噪声控制不再是硬伤,伏击窗的利用变得现实。美方手里的弗吉尼亚级确实不好缠,数量也多,但这不是我方不可解的命题:反潜固定阵列、拖曳声呐、直升机投放声呐浮标一齐上,海天之下也能切出无人区。就算局部会付出损失,造船工业的节拍在那里,模块化维修把坞修周期砍短,战损恢复不是拖一季,而是按周计。
5.png

空军对空军的较量,则是细节里见门道,歼-20把矢量控制和隐身外形一起端上台,持续机动不是表演课,而是为导弹脱靶、再上靶创造窗口;涂层耐久不是实验室指标,海风盐雾环境里照样扛得住。
S-400引进后做了本土化,指标不是照搬,和红旗族谱做了融合,防空网的高度分层、低空补盲一起推进。低空突防这条老路,密集的近程防空和多谱段探测设备逼着对手频繁机动,耗成了确定项。
6.png

训练不是纸数据。飞行小时数翻倍,夜间航母起降从演示变常态,传感器融合把看得见和能锁定之间的缝合线缝严。战法从编队漂亮转向队形管用,海空走廊在近海区域拉起来,舰机协同的链路稳定性不再是顾虑项。
火箭军则是不说话的那只手,东风-17这种高超声速弹把拦截周期打得支离破碎,射程覆盖对手前沿基地,发射阵地分散伪装,生存性建立在工程硬指标上。
7.png

美军不是入门选手,经验当然丰富,但距离变成一道实实在在的墙。对方的补给线一万公里起跳,油料、弹药、机务、备件都要过洋这边的机场星罗棋布,备用跑道、洞库化保障、分散展开,起飞点多、回收点多、轮换快。
对比之下,谁在消耗战更能受得住,答案不难看。更要命的是成本曲线:你拿高价的平台去换对手低价的无人群,换着换着,策略就会变形。
8.png

有些人爱拿航母慢、导弹快做噱头,真刀真枪不是如此简单。航母作为浮动机场,机动不是龟速,但在被持续跟踪的态势下,避弹时间窗逼仄,编队的防空火力要被分摊去照顾多个威胁轴,压力自然上来了。
中国这边的应对不止靠打出去的那枚弹:侦察分层、定位链条、欺骗干扰、电子压制,都在链路上拧成一股绳。这种系统打系统,决定胜负的不是一型武器,而是体系里最薄的那块木板有没有补好。
海军的规模存在损失风险,这是战争常识。反舰弹幕一波波打来,驱护舰会有阵位被打穿,远海的两栖平台也会挨打。
区别在于,能不能快速修复、能不能快速替换、能不能快速重编。
国产化率九成以上不是漂亮数字,它意味着备件在国内,意味着修理有产线,意味着战备库存是真货。造船业把周期压短,舾装效率抬高,战损恢复的节拍才会跟得上战场节拍。
9.png

再说信息这条线。过去靠人耳朵和电台的指挥就像用自行车铃铛指挥车队,现在的网络把各型传感器串成一个超级器官。预警机负责看远,舰载雷达看广,被动探测看静,多源融合看真,AI辅助看透,最后打击单元不看——只要接令。
信息战最怕的不是干扰,而是断线。谁的链路抗毁强,谁就能在复杂电磁环境里保持稳态。
10.png

两栖投送曾是短板,十年前提起这块都要咂舌,现在的节奏是:075拉开,直升机满舱,滩头侦察和电子压制先行,海空一体火力开窗,登陆艇潮水一样往里灌。
对手的远程反舰导弹确实难缠,解决之道不是只堆装甲,而是软硬兼施:干扰弹、箔条、诱饵目标、频段管理、火控压制,一个都不能少。被动防御和主动欺骗结合,生存率才抬得起来。
潜艇这边的故事更直白:数量看着不多,质量却是一年一个台阶。噪声降低,静默航速上去,通信手段更隐蔽,和水面舰与空中反潜平台的协同更紧。
对手潜艇如果想在浅海伏击,水声环境对它未必友好;想在深海围猎,又要面对远海反潜网的拉伸。博弈不在一时一地,而在持续压强
11.png

有人把台湾问题和中美军事对比硬捆在一起,喜欢用谁赢谁输做标题党。真要把账摊开,看到的是另一张图:在别人家门口打仗,昂贵的平台要冒更大风险、拉更长补给;在自己家门口守门,体系防御密度更高、工程保障更厚
过去中国弱项一箩筐,现在一项项抹掉,弹药谱系更全、舰艇建造更快、飞行训练更多、电子战更熟。强敌若来,内线作战、厚实工业、短补给线,决定了哪边更容易把消耗变成结果。
12.png

对台海而言,谁把温度调上去,谁就得面对连锁反应。美国把小院高墙搬来亚洲,以为能低成本遏制,忽略了对手早把成本结构重塑——导弹密度抬上去、无人化比例提上来、信息化程度拉到高位、后勤工业压缩到极致。
战棋推演爱给出数百架飞机损失的惊悚数字,具体数字无从验证,但趋势确实在朝一个方向走:谁敢把航母和加油机往第一岛链内塞,谁就得先想好怎么拔出来。
对中国而言,和平统一是第一选项,这话说了无数遍。准备不是为了开战,而是让对手明白,错误路线的代价大到不可承受。
把装备做扎实,把训练做扎实,把体系做扎实,把工业做扎实,台海就少一次被人当牌玩的机会。
13.png

外部势力要试底线,可以;代价在哪里兑现,不一定在海峡中央,也可能在后方基地、在补给链条、在财政账面。
军事现代化不是炫技,是把选择权拿回自己手里。谁要把台海当剧场,就得先掂量一下幕布后面站着的是谁、台下坐着的又是谁。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厉羽萱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