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伤疤忘了疼,印度在边境又不安分了,主意打到中国领土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印边境的事儿。
日前,印度又在边境地区蠢蠢欲动,大搞“战地旅游计划”,印度锡金邦正与印军合作进行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乍一看,印度开发旅游景点稀松平常,但仔细看看不难发现,印方开发的这些景点个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加勒万河谷
据印媒报道,印方计划在9月开放洞朗地区和卓拉山口供游客参观,而加勒万河谷也在印方的开发计划中。需要重申的是,洞朗地区、卓拉山口和加勒万河谷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印度这些地区与中国有过摩擦,有的地方至今还未完全恢复稳定,这么来看印度的“小九九”自然暴露无遗。
印方打着展示和保护军事遗产的幌子,通过印媒的渲染来推动爱国旅游热潮,不禁让人想问,印方究竟是单纯为了经济发展,还是另有政治目的?答案显而易见。
2017年印军在洞朗地区非法越界引发中印对峙后,这一热点地区至今仍是中印边境的焦点地区之一。印方显然是在用旅游当幌子,以此来加强对争议地区的“实际控制”。印度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要知道这些争议地区边界尚存分歧,而组织游客前往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误判和摩擦,试问印度安的什么心?
印度总理莫迪
再说了,边境地区部分山口人迹罕至,印方的管理一旦出现纰漏,必将滋生走私和情报活动等违法行为,届时影响的不仅是游客的人身安全,更将影响周边邻国安全和地区局势的稳定。
另外,边境地区海拔较高,生态脆弱,一旦开发成为旅游区,必将带来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这么干?答案很简单,印度当下面临着美国的高额关税,这对印度总理莫迪和国内高官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所以印度大搞所谓“爱国旅游”,无非是想将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边境地区,但这种做法相当危险。
中方并不反对正常的旅游合作,相反一直强调与邻国的沟通与合作,但印度不仅没有与中方沟通,反而走上利用边境敏感地区制造民族主义热潮的老路。印方甚至还拍摄了一些所谓的“抗中”影视作品,严重损害了中印关系。
印度外国直接投资暴跌98%
事实早已证明,印度的这些“小九九”只会徒增矛盾,制约自身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在中印交流方面,中方早已做好了积极示范。比如今年中方恢复了印度香客赴藏朝圣的活动,不仅增进了两国民众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也展示出理性对话解决分歧的意愿。
然而,印度连学都学不会,今年5月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98%,让印度国内哗然。印度坐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旅游业本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外政策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国外入境印度旅游受限颇多。
所以,如果印方真正希望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收入,与其在边境制造民族热潮,不如专注于签证便利化、恢复直航、深化人文交流等务实措施。
面对美方关税的压力,印方自然知道需要与中国合作,但印方对中方的误解不可谓不深,倘若印方继续用矛盾的心态对待中方,经济必将继续沉沦下去,无可救药。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