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瑞典谈判崩了?中美都没有签字,中方连夜通报消息,9字意味深长

吴学兰 · 前天 23:39
中美瑞典“谈妥”,隐患却仍然存在,为什么?一个细节就足够说明所有问题,怎么回事呢?
日前,中美两国代表在瑞典就关税问题进行近三个月来第三轮会谈,在本轮会谈中,中美确认继续推动即将到期的关税休战继续延期三个月。乍一看,似乎中美一直到11月,都能相安无事了,但是真就如此吗?没有那么简单。
1.png

中美谈完后,中方选择连夜通报消息,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当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表示,根据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此外,我代表针对本次谈话,还用了意味深长的九个字做出评价,表示这次谈话“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如何理解呢?咱们先从美方的事后表态说起。
事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虽然表示中美会谈非常有建设性,但是他也强调在这次瑞典谈判中其实中美都没有签字。也就是说中美就有关议题未能达成一致,不止如此,贝森特还强调,自己会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会面,至于是否延长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则由特朗普全权决定。
换句话说,当下中美是否真的继续延长“关税休战”,美国单方面觉得不确定。当然话虽如此,也不是说这次瑞典谈判就一定崩了,目前看来,实际情况大概是这样的,美国试图在本次谈判中促使中国接受自己的一些过分条件,而中国不答应,美国心里肯定是不满的,但是如果掀桌子也就是恢复关税对抗,美国未必能占到什么好处,基于这样的现实,怕担责任的美国代表团选择将最终拍板权交给特朗普
2.png

咱们也不排除美国代表团早在动身前,特朗普就已经向他们提前打好招呼,如果中国没有全盘接受他们的要求,就把事情交给自己,用这种暂不拍板的方式给中国制造心理压力。但是特朗普这个阴谋其实很难得逞,其实,从贝森特不敢当面否定跟中国延长“关税休战”这一信号,大家就能够感受得到,如今的美国,其实依然不敢跟中国彻底撕破脸。至于原因么,倒也不难推测。
虽然特朗普已经成功迫使日本和欧盟先后对美国服软,同意以大量进口美国制造的商品和加大在美投资换取特朗普适当降低加征关税的幅度。但是截至目前,日欧和美国的贸易协定还停留在纸上,在之后的落实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特别是美欧之间的合作
3.png

欧盟其实是有底气跟美国扳手腕的,特朗普能迫使欧盟让步,很大程度上在于欧盟内部意见无法统一,且当下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为代表的领导层高度亲美,此外,欧盟面对俄乌冲突急需要美国协助,这才让特朗普有机可趁。但尽管如此,欧盟还是有很多政客批评了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达成贸易协议的行径。
而随着贸易协议的落实深化,欧盟就会发现,动辄从美国再进口数千亿美元的商品还对美国加码投资几千亿美元是会对欧盟造成极端负面影响的。这样一来,美欧之间的贸易协议在落实后可能会面临多方面阻力。
4.png

正是因此,特朗普其实也很清楚,美国还是离不开中国,所以目前看来,虽然美方依然嘴硬,但已经有学者分析指出,再延长90天或许是“唯一做法”。当然,从当前的局面我们也能看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逐步深入,双方分歧也开始渐渐被摆上台面,在很多议题上中美越发难以谈拢了,中美谈判前景,其实不宜过度乐观。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吴学兰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