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半年集训到底图啥?
联赛都快被搞成摆设了,运动员身体还能扛得住吗?
家门口亚洲杯输日本拿了第三,直接触发篮协发大招搞封闭训练。
八月份开始又是三个月集训,加上之前备战亚洲杯的三个月,全年四分之三时间都在练。
看看赛程表都吓人,全运会资格赛、正赛、联赛全挤在集训间隙,姑娘们今年怕是要在训练馆过年。
这套二十年前的集训模式,早就该改改了。
集训时间长不等于效果好。
日本女篮每年国际比赛期间才集中训练,平时球员都在国内职业联赛或WNBA实战。
人家去年奥运会赢咱们的时候,三分命中率38%碾压中国队的28%。
基本功差距不是靠关起门来练就能解决的。
更离谱的是集训期间连个系统性体能监测都没有,去年男篮集训搞出五名球员应力性骨折的教训还不够?
女篮运动员生理期叠加高强度训练,医疗团队配置却跟不上国际标准,这风险谁敢担?
宫鲁鸣指导留任到2028年,这套操作更让人看不懂。
现代篮球早就是数据化分析+专项教练团队作战了,现在女篮连专职体能教练和投篮教练都没配齐。
看看隔壁日本女篮教练组,光视频分析师就三个,比赛时能实时调取对手最近二十场战术数据。
咱们还在靠主教练"肉眼观察",这差距比场上比分更可怕。李月汝在WNBA场均8分钟都能刷出3.7分3.5篮板,要是能保证国家队系统训练,数据翻倍不是问题。可现在两头拉扯,球员职业生涯黄金期全耗在低效集训里。
联赛改革喊了三年没动静。WNBA今年工资帽涨到140万美元,咱们WCBA顶薪球员年薪才70万人民币,底层球员月薪三千块还不如送外卖。西班牙女篮能拿欧洲冠军,靠的就是国内联赛场均上座率破万,商业价值反哺青训体系。咱们倒好,把联赛硬生生切成碎片,还搞出过单场得2分的奇葩比分。真要搞长期集训也行,学学塞尔维亚搞"国家队俱乐部",让集训队整建制打职业联赛,既保证状态又提升比赛质量。现在这玩法,分明是把球员当耗材用。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