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放出狂言,说美国只要进入战时状态,分分钟就能拉爆中国。
这番话听上去惊天动地,实则隐藏着对中美实力对比的严重误判。
他们将美国的“去工业化”视作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选择,宣称钢铁、机电、军工等都是低附加值产业,早被美国金融和高科技取而代之。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场围绕工业命脉展开的较量中,美国真有能力“分分钟拉爆中国”?
美籍华人的这番言论,打着经济结构升级的幌子,却掩盖不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美国的去工业化,是资本主导下的主动放弃。
自上世纪末以来,华尔街大鳄们发现靠炒作资本市场挣钱远比辛苦制造来得容易,大量资金随即从制造业抽离,转而流向金融和科技领域。工厂被关闭,生产线外迁,美国本土只留下锈迹斑斑的“铁锈地带”。
制造业的空心化,不是简单的产业转型,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系统性衰退。工业不是乐高积木,想装就装,说拆就拆。它是一个涵盖技术、人才、产业链与基础设施的复杂生态系统,任何一环断裂都可能导致整体崩塌。
美国如今想重建工业体系,却发现眼前横着四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最致命的,是技术与工艺的断档。老一代技工退休或转行,他们掌握的实操经验并不能简单复制。即使图纸还在,也难寻能将其变为现实的工匠。人才凋零,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劳动力问题也日趋严重。制造业工人的工资高企,比越南工人高出六倍不止,成本早已失去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年轻人普遍不愿进工厂,宁可做服务业或互联网打工人,也不愿当蓝领。人口短缺,观念转变,甚至催生了违法雇佣童工的丑闻。
产业链的全球化曾是美国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捷径,如今却成了最大的软肋。大量关键零部件早已外包至海外,连苹果手机内部的美国本土零件占比都微乎其微。
尤其是在稀土资源等关键战略物资方面,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让人咋舌。即使喊出重建口号,缺乏技术、人才和工业积淀,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基础设施的老化同样令人堪忧。很多工厂设备三十年以上未更新,一边是高昂的建厂成本,一边是持续低迷的PMI指数,显示制造业根本没有复苏的迹象。美国再工业化的蓝图,早已被现实泼了冷水。
反观中国,工业体系不仅规模庞大,更以完整、高效、韧性强著称。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逾200种产量全球第一。中国之所以能当“世界工厂”,靠的不是低价劳动力,而是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强的内循环能力。
这种体系下,从原材料到零件加工,从组装到运输,几乎所有环节都能在国内完成。这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增强了自主可控能力。中国的工业不是孤岛,而是一个庞大的协同网络,哪怕局部受损,整体依然稳定运转。
这种强劲实力,也体现在中国军工上。郑州导弹车间三班倒,一天可产出200枚导弹;052D型驱逐舰更是“下饺子”般批量下水。
而美国造舰能力不断退化,连第三艘福特级航母都因进度问题被数次推迟。如今,全球可建航母的船厂仅6家,中国一家就占了两席,美国本土能造航母的,只剩纽波特纽斯一家孤零零地苦撑。
一些美方智库看似疯狂的建议,更暴露了其底气不足。兰德公司在2022年提出的台海冲突战略报告中,主张美军应主动攻击中国工业基地,包括桥梁、水坝、能源枢纽等。表面看似强硬,实则是对中国工业体系的恐惧使然。
但这一计划的最大漏洞,在于根本无法取得对中国本土的制空权。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强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从远程防空导弹到隐形战机再到高超音速导弹,层层设防,构筑起一道钢铁屏障。哪怕美军战机起飞,中国火箭军的导弹已准备就绪,战机很可能还未飞离跑道,就已被摧毁在地面。
更让美方焦虑的是,中国的工业布局早已不是“一个工厂决定一场战争”的旧模式。分散式、多备份的生产能力遍布全国,地下车间、防空设施一应俱全,根本不是靠空袭能摧毁的目标。这意味着,哪怕部分节点受损,整体作战能力依旧强大。
中国不仅具备强大的盾牌,也握有锋利的长矛。东风-21D、东风-26B被称为“航母杀手”,仅两枚导弹就足以击沉十万吨级航母,是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沉重威慑。而在经济战场上,中国掌握全球稀土等关键资源供应链,一旦断供,美国军工将直接被卡脖子。
不仅如此,中国还拥有庞大的美元资产储备,一旦局势失控,这些金融工具也能变成反制利器。兰德的建议看似是战略分析,本质上更像为美军争取预算的“恐吓剧本”,既想震慑对手,又想自我安慰。
将战略拉回台海,美国五角大楼多次兵棋推演的结果都显示,美军在冲突中胜算极低。即使侥幸胜出,也会付出航母被击沉、基地被摧毁、盟军缺席的惨重代价。时间窗口早已关闭,美军早已无力再现1996年的威慑行动。
这一切都在说明,真正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一两件高科技武器,而是背后那座坚实、完整、可持续运作的工业体系。美国主动放弃制造业,代价已经显现。中国通过几十年苦干实干,铸就了全球最强的工业底盘。
美国若还沉迷于“分分钟拉爆中国”的幻觉,无异于饮鸩止渴。时代早已变了,真正的实力,不在口号里,而在轰鸣的车间和不息的产线上。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