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的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国内联赛的得分高手李梦,为什么去不了国家队?
她在WNBA也是轮换队员呢。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四川女篮在全运会的部署。
四川队花了钱签下刘禹彤、李缘,结果人要被抽调去长期集训。赞助商的钱。。。难道就这么算了?
说到全运会,广东队就不一样了。黄思静选择退役当教练,杨氏姐妹花都是能攻能守的好手。这个集训计划一来,各队实力都不平衡了。
战术安排也有些奇怪。对阵日本队,我们有身高2米27的张子宇,一直让她在内线打。
结果呢?对方的后卫球员在外线找到了很多机会。
日本队后卫群投进了16个三分球。
这样的临场指挥,要怎么赢球?多训练几个月,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吗?
再看看我们自己的后卫线。李缘是首发控球后卫,教练组看起来很信任她。
可是她的数据——三场小组赛下来一分都没有得。在和日本队的关键比赛里,她个人出现了4次失误。这种表现,还能得到每场25分钟的出场时间?
三场小组赛合计得分是0。
另一位后卫王思雨,去年世界杯表现很好,是队伍的功臣。场均能拿11。4分和5。6次助攻。
这次亚洲杯,王思雨每场平均只有19分钟的上场时间。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说是因为新老交替。可是看看韩国队是怎么做的。她们去年换人,让36岁的老将朴智秀打替补。
她们把20岁的姜利瑟提拔为首发中锋。结果呢?韩国队在亚运会上赢了日本队。这才是有效的更新换代吧。
我们国家队现在97到00年出生的球员,很少有国际大赛的经验。队伍里出现了断档。这个问题比一场比赛的输赢更严重。
亚洲杯半决赛输了以后,教练组给出的原因是集训时间不够。这个说法。。。好像不太对。
日本队的主教练汤姆·霍瓦赛特自己都说了,他们队伍合练的时间很短。
日本队全队合练时间仅仅15天。
他们的队员之前都分散在WNBA和日本国内的联赛里打球。我们的队伍可是从5月份就开始集训了,时间是他们的三倍多。
这样的时间投入,换来的却是半决赛出局的结果。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再说回队员的身体情况。李梦在WNBA的神秘人队打球,场均上场18分钟。她7月份刚打完赛季,8月份就要回来参加集训。
10月份她还要回去打季后赛。这么紧的安排,身体怎么受得了?万一在集训里受伤了,这个责任谁来负?
看看人家WNBA的拉斯维加斯王牌队,他们会为自己的国家队球员提供专门的疲劳管理系统。这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我们的训练方法。。。还是“三从一大”的老观念。这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宫鲁鸣如果真的想改变,首先应该建立球员状态的监控系统。
运动员不是机器。
封闭训练是不是最好的方法?或许可以学学日本,把有潜力的球员送到澳大利亚的NBL或者欧洲的联赛去锻炼。
李月汝就是一个好例子。她在土耳其联赛打球,策应能力进步很大。这比关在国内训练三个月的效果要好得多。
看看人家大学生运动会上的那群学生兵,她们带着作业本去比赛,最后还能拿到冠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篮球需要智慧。
教练组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日本队那15天集训的录像,看看人家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的。不要总让队员们练习一些比赛里用不上的东西。
两个月后还有世界杯预选赛。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把问题都归结于时间,这是一种简单的想法。用人、战术、训练理念——这些才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这次亚洲杯的失利,是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更科学的头脑和更开放的视野。中国女篮的未来,不应该只靠堆积时间来打造。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