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杨紫新剧造型又被吐槽了。
这次不是因为古装刘海太厚重,而是突然发现她接的六个剧组有四个在横店拍宫斗戏。
从《香蜜》到《长相思》,五年八部剧五部都在演天界小仙女。
观众现在刷到她的哭戏片段,甚至能预判她下一秒要捂心口还是甩袖子。
马伊琍三年前在综艺里那句"整容脸拍不了特写镜头"现在被翻出来,评论区全在@杨紫工作室要转型方案。
真正刺痛观众的从来不是演员长什么样,而是流水线式生产带来的审美疲劳。当年孙俪演完《甄嬛传》立刻接《辣妈正传》,周迅拍完《如懿传》转头去演卡车司机。反观某些85花在横店古偶圈打转十年,观众现在看到片场路透都能猜出剧情走向。杨紫团队去年宣发通稿里"仙侠剧扛把子"的标签,现在看更像是职业发展的催命符。
影视圈有组隐藏数据:古装剧拍摄周期比现代剧短30%,但网络播放量却能高出50%。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连章子怡都要下凡演大女主宫斗。资本裹挟下演员根本没得选,杨紫工作室去年推掉的现代剧项目,转头就被其他公司拿去翻拍成甜宠网剧。现在敢像热依扎那样哺乳期进组拍《山海情》的演员,整个娱乐圈凑不出一桌麻将。
演技固化这事不能全怪演员。现在剧组标配的表演老师,教的都是"三分震惊五分痛苦"的公式化演法。有场务爆料某S+剧组连吃饭戏都要分七个情绪层次,逼得女主角对着盒饭NG二十次。这种工业流水线训练出来的演员,遇上娄烨那种让演员在片场即兴发挥三小时的导演,估计连台词都不会说了。
观众其实早就用遥控器投票了。正午阳光现代剧平均收视率比古偶高1.8倍,但广告招商额反而少30%。这种畸形市场倒逼着演员在舒适区躺平。看杨紫待播剧表就知道,那部扶贫剧《生命树》被排在古装大IP《青簪行》复拍版后面。资本算盘打得精着呢,都知道农村戏拿奖容易但捧人难。
说到底观众要的不是苦情戏里磨破的膝盖,而是能让人忘记演员本名的角色。当年闫妮演完佟掌柜四五年没人找她拍正剧,直到《北风那个吹》里牛鲜花冻红的脸让所有人闭嘴。现在与其争论杨紫到底整没整过鼻子,不如期待她什么时候能遇上个敢让她素颜出镜的剧组。毕竟真正的演员转型,都是从摔碎滤镜开始的。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